“明年我就能把贷款还上了,感谢法院为我争取了还款时间,让我能够渡过难关。”张某动情地说。
两年多前,潍坊某银行与张某签订了借款合同,但贷款到期后,张某未能还款,银行遂将张某诉至法院。潍坊市高新区人民法院调解团队了解张某情况后,本着“如我在诉”的办案理念,积极与银行联系沟通,最终,在办案团队的耐心调解下,银行为张某申请延缓还款,事情得以妥善解决,张某激动地向调解团队表示感谢。
据了解,潍坊市高新区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落实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包案化解制度,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大排查大化解,着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闭环,努力提高群众调解诉求与归口部门的对接效率,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高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深化警调联动 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我们以后遇到问题一定会冷静处理,再也不轻易动粗了。”双方当事人对高新公安分局清池派出所民警的耐心调解表示感谢。
原来,刘某在某小区送外卖时,因送餐时间问题与张某产生矛盾,进而引发肢体冲突。本着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原则,在接警第一时间,清池派出所民警与驻所调解员就投身案情的理清与协调化解中,通过对双方摆事实讲道理,反复劝说,两人最终互相道歉并达成调解协议。
为民没有终点,高新公安干警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使命,依法能动履职,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将矛盾纠纷有序分流,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根据接报警情、现场反馈等情况,对符合调解条件的矛盾纠纷或治安案件,按照调处难易程度进行分流,快速、高效助力矛盾化解。同时,结合全区社会治理新形势、新特点,高新区公安分局创新“警民联调”机制,实现“警调联动”,丰富完善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一般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在98%以上,重大疑难问题调解成功率达70% ,实现了各类矛盾风险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以人民为中心 努力将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
“我认同原判决,心服口服。”此话来自于某故意伤害案被告人谭某某。
因谭某某认为双方互有伤情,不服法院刑事判决,遂向高新区检察院提出申诉。高新区检察院开展缜密审查,并组织法律专家、心理咨询师对该案进行公开听证。经听证,谭某某认同该案证据链完整,息诉罢访。
让涉法涉诉信访人回归理性平和,合理合法主张表达诉求,高新区检察院始终扛牢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担当,充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案件公开听证环节,聘请13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与5名值班律师共同组建听证人才库,选准配强听证员。根据案件性质和所涉领域,有针对性邀请听证员参与听证,切实以涉法涉诉信访人诉求和心结为听证重点,彻底打开心结,消除疑惑。去年以来,召开23场简易公开听证会,21名涉法涉诉信访人当场表示息访息诉,实质性解决群众涉法涉诉信访诉求,确保了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终止在检察环节。
突出"和为贵"理念 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谢谢你们帮我从中说和,我以后一定会多理解妻子的不易,遇事多与妻子沟通……”说到情深之处,李某泪眼婆娑。
孙某和丈夫李某结婚15年,婚后主要由孙某操持家务、照顾孩子,而丈夫李某经常早出晚归,顾及家庭较少。久而久之,两人产生矛盾,孙某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离婚。高新区法院诉前调解团队收到该案后立即指派调解员进行调解,找出矛盾焦点后对症下药,在调解员坚持不懈的劝解和疏导下,二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高新区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坚持在调解过程中突出“和为贵”理念,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强化案件诉前调解,努力让每一名当事人都能和和气气地参加调解,有效解开当事人的“法结、心结、情结”,达成调解合意,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切实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