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文旅中国聚焦→山东潍坊:一堂研学课,意气风发读书郎
来源:新派网  日期:2024年09月14日

初秋走进山东省潍坊市庙子镇上张村,村旁的淄河水缓缓淌过,田地里的玉米即将成熟,散发出露水与青草的香味。

村民不会忘记,84年前,一场惨烈的战斗在此打响。根据村中石碑记载,1940年,一支12人组成的抗日武装,被日伪军围困在上张村,殊死搏斗之后全部壮烈牺牲。

穿越时光的隧道,革命先烈的故事正在传唱至更广阔的舞台。近些年,潍坊市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上张村作为红色研学的重要阵地,每年接待大批中小学生研学团队。

上张村驻村第一书记赵徽介绍,站在无名英雄纪念碑前,孩子们无不泪目。今年暑期,来村研学的孩子专门编创诗朗诵,饱含深情的表演,似乎在向先烈表达复兴中华的决心。

地处齐鲁腹地的潍坊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资源禀赋。以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这两年当地重视研学旅游产业发展,系列举措取得初步成效。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全市接待研学旅游60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2亿元,相比去年增加31%、36.2%。

研学旅游市场群雄逐鹿的时代,潍坊市吸引客源的底气在哪里?答案是文化。

着眼于发挥研学旅游的教育功能,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开发7类精品课程。

以潍坊市博物馆为例。该馆将极富潍坊地域文化特色的风筝制作、年画印染,创新设计成民俗体验课。走进博物馆的孩子,眼睛看到的是潍坊风土人情,上手感知的是这片土地的智慧与文明。

潍坊市博物馆馆长郑晓光告诉记者,截至8月底,潍坊市博物馆接待研学团队771个、游客超36万人次。其中,潍坊市以外的团队189个,带动门票、文创消费约715万元。

为增强研学路线吸引力,潍坊市发挥非遗资源富集优势,鼓励非遗传承人与高校联合,共建非遗实践基地。

潍坊市高密市的“90后”泥塑传承人聂鹏,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联合山东大学等推出大师工作室,策划泥塑、扑灰年画、粮食画等非遗研学产品,今年以来接待研学游客3万人次,实现营收200.7万元。

苦练本领方能厚积薄发。

抢占研学旅游市场的同时,潍坊市注重练好内功,在全省率先开展研学导师的培养。

如今,研学课程已经成为潍坊市景区导游员、非遗传承人等群体的重点培训内容。潍坊市部分旅行社也积极行动起来,吸纳培养持证研学导师。

业内专家指出,潍坊市发展研学旅游的经验,既是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样板,也是提升文旅产业水平的范本。同时应当注意,研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多部门联动。否则,极有可能出现文旅部门态度积极、全力推动,但是有的部门出于各种考虑,进行严格监管,导致市场主体因为不确定性因素而不敢大胆谋划等问题。

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立足全市文博场馆、景区景点、文旅企业和非遗实践基地,建设提升一批以世界风筝公园等为代表的研学旅游示范营地。此外,还计划建立全市研学旅游精品课程资源库,组织优质研学旅游课程评比,构建特色化、系统化、分众化的研学旅游课程体系。

责任编辑: 王朋 二审:周宗贤 三审:马勋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