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刚开始,返乡大学生张梦婷、马晓璇、秦子悦来到奎文区东关街道胜利街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照料社区“阳光伴童行”暖心课堂的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1月31日,记者来到胜利街社区看到,三名大学生化身“老师”,用青春热情陪伴小学生充实快乐地度过寒假。
马晓璇、张梦婷和秦子悦在寒假暖心课堂辅导小学生学习。
不仅辅导功课
还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1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胜利街社区的“阳光伴童行”寒假暖心课堂,当天有六名小学生在这里“上课”,张梦婷、马晓璇和秦子悦则在这里照料学生们。放寒假后,社区不少家庭面临无人看娃等问题,为给居民排忧解难,胜利街社区开设了“阳光伴童行”寒假暖心课堂,这三名在社区里从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有了“用武之地”。
二年级的王玺楷正在练字,边写边读,有几个字读音不准。张梦婷听到后,立即来到王玺楷身边,带着他认认真真读了几遍,直到王玺楷都读对了,她才离开。二年级的于咏冉正在做一套语文试题,最后一道选做题有些难度,在张梦婷的讲解下,于咏冉理解了这道题的意思,认真作答起来。在“上课”间隙,张梦婷和马晓璇还带着学生们搭积木、画画,几个学生都玩得很开心。
马晓璇(左二)、张梦婷(右一)陪小学生搭积木、画画。
“昨天过来的学生多,今天学生少一些,但无论有几个学生,我们都会认真对待,照顾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秦子悦说,现在他们已经熟悉起来,小朋友们把他们当成了哥哥、姐姐。
马晓璇介绍,他们给学生安排了比较丰富的活动,上午一般以学习为主,下午则会进行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过去几天,他们带学生们看过红色电影、给社区的老人送过“福”字,还计划带学生们举办趣味运动会。
张梦婷带领小学生们观看红色电影。
二年级的潘煜祺说,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没时间照顾她,这几天她一直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有小伙伴一起玩耍,有哥哥姐姐给她辅导作业,还能玩各种游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她的寒假生活特别充实。
主动来社区锻炼
每天都很充实
照料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是三位大学生最近才接到的任务。其实,他们三个人来胜利街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天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各类工作,过得非常充实。
22岁的秦子悦家住经济区香岸花园小区,距离胜利街社区比较远,坐公交车需要近半个小时。但每天早上,他都准时从家里出发,提前来到社区,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下班,从来没喊过累。
秦子悦来到社区老人家中帮助维修电视。
为了让寒假生活过得更有意义,秦子悦报名来到社区做志愿者,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他真正体会到了社区基层工作者的艰辛,也努力在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在社区走访中,他得知一些老人常年独居,家里的电器坏了也没人帮忙维修,就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能给老人们提供一点帮助,感觉很有成就感。”秦子悦说。
20岁的马晓璇目前上大二,平时就很热衷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她不仅能辅导功课,还带领孩子们玩小游戏、做科学实验。马晓璇说,她性格有些内向,来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能够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增强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今后毕业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9岁的张梦婷目前正上大一,早在放寒假之前,她就向社区报了名。寒假放假回家后,她第一时间来胜利街社区报到,这段时间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秦子悦(左)帮社区检查空调。
缓解人手不足
为社区注入新活力
临近春节,社区工作非常忙碌繁重。胜利街社区接连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护河巡河、走访慰问、为民送“福”等活动,这三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给社区工作人员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马晓璇、张梦婷和秦子悦积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走访,与居民拉家常,详细了解居民群众的民生诉求,收集了涵盖小区绿化、便民服务、文体活动、消防安全等多方面的“微心愿”,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一对接,跟进协助解决。
“您有什么问题?我来帮您!”每次有居民来社区反映问题,看到张梦婷热情的态度,听到她亲切的言语,都竖起大拇指为她点赞。居民们写下的一条条“微心愿”,也传达着居民对社区的信任以及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可。
胜利街社区地处潍坊市中心城区,三分之二为商务楼宇,管理难度大。胜利街社区党委书记王瑛说,基层工作当中青年力量不可或缺。作为全市首个“竖起来”的新型商务社区,在日常基层管理和服务中,更需要注入新活力。寒假期间,三名大学生主动申请来到胜利街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切切实实帮助社区缓解了人手不足的困难,提升了社区服务质量。
“我觉得大学生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青年学子在实干中增长才干,更好地为基层治理增砖添瓦,值得点赞。”王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