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汴京灯笼、绥德石雕都来潍坊了!是谁还没看过→
来源:潍坊新闻网  日期:2023年09月12日

近日,“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暨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在潍坊富华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近300名非遗传承人齐聚潍坊,全方位、立体式展示来自沿黄9省区的非遗项目。

汴京灯笼

走进河南(宝丰)非遗会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宾大门悬挂的多个汴京灯笼。据悉,汴京灯笼张始于清代,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汴京灯笼“五谷丰登”

与传统灯笼不同,这些灯笼以北宋彩灯的造型为基础创作而成,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没有骨架。来自河南开封的汴京灯笼张第七代非遗传承人张俊涛,携带30余件作品远道而来。“河南与山东一样,都是农业大省,因此为这种灯笼取名‘五谷丰登’,寓意国泰民安。”张俊涛介绍,自己还准备了几个灯笼花和小灯笼,这些小灯笼以蓝印染布为基础,图案有迎亲嫁娶、播种、丰收等场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汴京灯笼张第七代非遗传承人张俊涛

“潍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能参加展会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从他们身上看到在保持传统技艺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张俊涛说,展会提升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大家带来一场看得见、摸得着的非遗文化盛宴。

鲍武文在创作。

走进陕西(绥德)非遗会客厅,一位手拿矬子、小锤和剪刀,动作灵敏的老人在专心刻着石狮子。这位老人就是今年69岁的绥德石雕非遗传承人鲍武文。绥德石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绥德人赖以生存的根脉性艺术,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鲍武文和他创作的作品。

鲍武文此次共带来40余套石雕作品,记者看到,这些作品有石磨盘、人物、石狮子等。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石狮子。它们高度约15厘米,蹲坐、站立、踩球……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鲍武文带来的石雕作品

“一件作品从选料到雕刻成型,更多的是雕刻者本人的审美和情感表达。”鲍武文说,在脑子里想好石狮子的姿势,雕出来的石雕就会生动活泼。做得多了,一块石头上狮子头在哪里、腿在哪里,也就了然于胸。


形态各异的石狮子

“这次带来了我最高水平的作品,希望能和非遗传承人探讨学习。”鲍武文说。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