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中小学生正式进入暑假。较之以前,现在的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暑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恰恰符合上述要求,备受家长青睐。我市暑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情况如何?近日,记者展开了调查。
研学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军事研学受热捧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研学机构发现,人文创作、素质拓展、红色教育、国学研究等各种研学活动正在火热招生中,相较于其他研学项目,军事研学更受家长及学生热捧。
7月5日,高密市的一处军事研学基地内一片火热,上百名小学生认识军事装备、参与“魔鬼训练”……学习了解军事技能和知识,锤炼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品格。
学生翻越障碍,模拟军事训练。
“这些学生都是自愿报名的,家长都很认可。”相关负责人张航表示,这次军事研学活动为期一天,费用每人198元,包含活动组织费、场地费、军事装备使用费、餐费、交通费、保险等费用,因价格便宜、内容丰富,吸引了上百位家长为孩子报名。
“平日里,我带孩子出去玩的机会比较少。得知孩子的同学报名参加,我们也给孩子报了名,一来可以磨练一下孩子的意志力,二来可以增强国防观念、开拓视野。”奎文区的陈女士说。
据了解,研学有夏令营、研学营等不同叫法,研学时间也不尽相同。以军事研学为例,时间大致为3天至5天,收费1500元至2500元不等,研学地点设置在潍坊及潍坊周边地市。而像前面提到的为期一天的研学活动,多为“体验课”,价格在100元至200元之间,研学地点大多设置在潍坊城区或各县市区。
亲子研学旅游也是不少家长的选择。“近几年没有出去旅游过,我和孩子打算把旅游与研学结合起来,以自驾的形式,到潍坊及周边地市的博物馆和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让孩子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高新区的刘女士说。
招募小小图书管理员
实践+带娃两不误
进入暑假,不少家长将眼光瞄向乡村,让孩子干农活、摘水果等,体验乡土风情;或约三五个好友一起野炊露营、徒步、骑行等;还有的家长因工作原因,把孩子送回父母家,让老人帮忙照看。
“我们的‘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活动已举办七年,之前只在下午开展。后来有家长反映,暑期看护孩子是个麻烦事,建议把社会实践与暑期‘带娃’结合起来,举办一个长期和全天的实践活动,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新华书店新华新阅广场店少儿组主管李阳说。
图书管理员招募海报吸引了家长和孩子的目光。
据介绍,新华书店今年的“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活动与往年相比,增添了新课程,内容更加丰富,除保留原来的图书打包整理、图书导购内容外,还增加了英语口语练习、学习非洲鼓、手工课、撸猫等内容。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30分,时间为11天,收费标准为每人1299元,午餐由家长自费。该项实践活动推出后,仅一期项目就有3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
“我们书店晚上9时才下班,即便有家长下班晚一些,我们也会一直帮忙照看孩子,真正实现了实践+带娃两不误。”李阳说,他们今年特地增加了非洲鼓课程,聘请专业老师授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家长交费报名睁大眼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已经纳入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研学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得到了家长、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可。
天眼查大数据显示,全国共有“研学”相关教育企业14000余家,仅山东就有1300多家。业内人士表示,研学旅行市场庞大,然而,准入门槛低、收费参差不齐、安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日渐显露,个别培训机构、企业不具备相关资质,研学项目质量没有保障。有的研学活动为吸引眼球,内容安排“高大上”,却存在“只旅行不研学”的问题,家长浪费了金钱,学生浪费了时间。
一名女孩在军事研学基地翻越障碍。
李阳建议,家长给学生报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一定要多方打听相关机构或企业的信誉和资质,交费前仔细阅读合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