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影流转间,千年非遗 “活” 起来。皮影戏作为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潍坊高新区盛春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学校将这门技艺与潍坊地域文化、经典名著深度融合,老师与同学们在幕布后用指尖让经典故事落地生根,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年。
在盛春学校的社团课上,皮影戏《白浪河的传说》正在精彩上演。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专注地操控皮影,竹棍在手中上下翻飞,赋予皮影角色鲜活生命力。

潍坊高新区盛春学校美术教师 黄璜:白浪河是潍坊的母亲河,孩子们通过了解白浪河传说,也知道了白浪河深厚的历史文化,他们读透了这个故事,而且有自己的创意,并将创意融入当中。
在现场,17名同学各司其职、默契配合,他们有的操控人物角色,有的用清脆的童声演绎剧情。这出10分钟的皮影戏《白浪河传说》,在“小戏骨”们的通力协作中完美展现。
潍坊高新区盛春学校美术教师 黄璜:制作我们这些道具,孩子们需要设计、制皮、上色、剪制,然后再拼成皮影纸偶,再加上操控,对场面的控制,非常复杂,而且孩子们团结意识非常强。

学生 毛悦冉:老师教我们用皮影表现水流潺潺,还有老百姓的欢庆舞蹈,这些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技巧。
从创作脚本、绘制草图,到镂刻皮影、反复排练,老师与同学们以满腔热忱,在幕布间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经典故事。这两年,他们将《三打白骨精》《哪吒》等搬到舞台上,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非遗技艺,在角色扮演中读懂传统文化,让古老艺术真正走进心里。

学生 李彦承:每次排练时我们都觉着很开心,感觉自己真的变成了故事里的人。我觉得皮影戏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能让纸片动起来,像电影一样,而且非常有中国特色。

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副校长 盛春学校执行校长 郭丽芳:盛春学校把非遗文化当成孩子们成长的“活教材”,学校开展的念月节,开设的皮影戏、二十四节气课程,孩子们非常喜欢,其实我们做这些就是想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中明白,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而是爷爷奶奶传下来的生活智慧,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