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法制报》刊发《“警社共治”赋能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道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对新城街道以“警社共治”为基层治理创新突破口,推动警务资源向一线集聚,走出“党建引领、警务支撑、群众参与”的善治路径,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的经验做法进行宣传报道。
“警社共治”赋能
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道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今年以来,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道以“警社共治”为基层治理创新突破口,推动警务资源向一线集聚,走出“党建引领、警务支撑、群众参与”的善治路径,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完善多元共治格局 激活基层治理
“神经末梢”家住玉清社区瑞珂沁园小区的居民薛先生,曾因邻居装修噪音困扰多日,沟通无果后邻里关系紧张。“以前调解各执一词,现在网格员和民警上门用专业经验现场处置,效率太高了。”薛先生的感慨,正是街道深化“警社共治”的缩影。
今年,玉清社区针对邻里纠纷、噪音扰民等问题,建立“网格员+楼长+专业力量”联动机制:楼长前端预警,社区组织民警、律师等现场调解,已累计化解纠纷23件,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府佑社区则动员民警、“双报到”党员等组建巡防队,扩大共治覆盖面。
街道在高新区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推动11名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建立“警社联席会议”制度,召开研判会200余次,实现“小事当场解、难事共商办”,构建起党建引领的多元协同格局。
打造治安防控体系 筑牢平安建设“科技防线”
“监控系统就是‘永不疲倦的眼睛’。”蔷薇社区御景央邸小区安管经理郭荣涛指着中控屏说。该社区依托“警社共治”构建“三级联防”:中控岗视频预警、网格员现场布控、民警同步出警,形成闭环管理。8月,社区联合物业协助派出所抓获6名盗窃嫌疑人,破获“拉车门”系列盗窃案件。
大观社区实行“网格+警格”双负责,全年采集流动人口数据760余条,为200余家商户建立电子档案,预警劳资纠纷3起、排查消防隐患32处。目前,街道已装高清摄像头2000余个,组建36支“红袖标”巡逻队,实现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警的转变。
凝聚基层服务活力 架设党群关系
“连心桥”银枫家园两户居民的数月噪声纠纷,经社区联合民警、物业调解,两小时内握手言和。这种“服务+调解”模式,今年已处置矛盾300余起。街道依托“吹哨报到”制度,确保复杂问题24小时内统筹处置;在社区设“警社服务专窗”,推出“特殊群体上门办”服务,让便民举措贴近群众。
普法宣传上,东方、大观等社区开展“送法到街”“送课入校”活动100余场,覆盖5000余人次;36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反诈、禁毒宣传200余场,提升居民法治意识。
新城街道以“警社共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局面。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有效”向“长效”“善治”向“久安”迈进,为治理现代化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