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高新区持续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段时间,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培勇的行程格外紧凑。随着公司自主研发的3.0T四肢关节磁共振成像系统进入产业化关键阶段,他频繁穿梭于科技展会以及医疗、金融等机构,每一次对接洽谈,都在为企业发展垒基石、筑根基。
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培勇:我们的首款产品,3.0特斯拉的四肢关节磁共振,这一款产品已经拿到了国家的所有的资质,像产品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已经在市场推广应用了。分别在北京、山东、河南已经装机使用。
据了解,奥新医疗研发的3.0T四肢关节磁共振成像系统是一款专科化高端医学影像装备,其对人体组织结构成像精度达90微米,近似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清晰度远超传统全身型磁共振设备。《“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奥新医疗正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全力推进1.5T大孔径介入磁共振研发,目前已成功实现超导磁体励磁关键突破。
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培勇:我们做到了世界第一大孔径,孔径基本上要达到85厘米左右。这个产品是从超导磁体的硬件、梯度线圈硬件、射频等等,一直到最后的成像技术,都要实现一系列的突破。我们的超导磁体、梯度线圈的设计指标,都已经接近了物理极限,所以说当时在美国的RNSNA会议上介绍的时候,像梅奥诊所,有些物理学家一看这个指标就感到非常震撼。
科技创新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潍坊高新区紧扣“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职责使命,全力推动企业向核心技术领域攻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工业废水酸、碱、盐处理领域,膜材料是核心关键,然而该技术曾长期被美、日、德等国家企业垄断。
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连文玉: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打破国际技术封锁!没有经验可循,就从膜材料单体合成起步,逐个环节攻关,反复测试改进。
历经多年攻关,天维膜终获突破:成功研发扩散渗析膜、双极膜;推出电渗析膜,实现全链条国产化替代,倒逼国外产品价格降至800元/平方米。经中国石化联合会专家组鉴定,天维膜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制备工艺更是国际领先。如今,企业正加速膜材料迭代升级,积极开拓新能源领域应用场景。
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连文玉: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双极膜推广应用,布局盐湖提锂、废酸资源化等产业;加大碱性膜研发力度,力争在电解水制氢、液流储能等领域实现突破,助力企业节能减排,为‘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潍坊高新区通过实施“小升高”“规上高企化”“高企规模化”三大工程,持续强化企业梯度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超580家,有效发明专利达1.141万件。越来越多科创企业勇闯技术“无人区”,让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鲜明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