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重点做好耕地保护、国土空间规划、资源要素保障、城市品质提升等工作,下好资源保护和要素保障“组合棋”,为全区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记者|裴悦廷
国土规划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发展走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最大限度地争取建设发展空间95.97平方公里,积极做好总体规划的传导落实,在全市率先启动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此次规划分10个片区、4个郊野单元,首次实现122.41平方公里全域全要素详细规划的深度覆盖。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作为“窗口部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堵点、难点,压缩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全力营造“审批简、监管严、服务优”的营商环境。2023年4月,在高新区歌尔绿城·荷香园项目交房现场,业主们除了当场领到不动产权证书,连水电气热等业务也能不出小区“一站办齐”,这正是高新分局创新推出的不动产登记联动服务模式,在全市率先推行的“交房即交证plus”,持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2023年5月,山东凯信重机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会议室里签订了一份《成交确认书》。当天,凯信重机新建项目的地块上同步悬挂出用地规划批前公示。这也是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推出的《成交确认书》签订与用地规划批前公示同步进行的首个重点产业项目。“整个周期缩短了至少10天,为企业发展争得了宝贵时间。”山东凯信重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衍涛坦言,惊喜还不止于此。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当凯信重机工作人员来到政务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应用“一码管地”新系统,很快为新建项目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通过“一码管地”系统,以不动产登记单元码为核心,“一码”贯穿地块审批的“全链条”,如同让该宗地拥有了身份证,贯穿土地资源“规、批、供、用、补、查、登、管”全流程生命周期,串联起每一宗地的“前世今生”,让后续管理“一码相承”。“太方便了,企业不用自己花钱做测绘了,也不用到现场去勘察定界了,都由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完成。既节省了企业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山东凯信重机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建华说。
2023年,全区不动产登记登簿总量达44606件,其中通过“一网通办”受理业务36206件,发放不动产权证书20747本;健全完善“模拟审批、并联预审、带规划设计方案出让”新模式,在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立即启动用地许可、工程许可公示程序,服务保障工业项目建设,真正做到拿地即开工。
“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高新区首次在全区设置田长制公示牌11个,埋设永久基本农田界桩713个,永久基本农田流出问题图斑全市率先清零。“我平日的固定任务是到田里看看有没有私搭乱建、乱堆、乱占损坏耕地的,发现问题会立即制止,对于拒不整改的我会通过‘鲁地云’APP小程序向上级报告。”每天下午,新钢经济发展区向阳股份经济合作社田长李永强都会穿梭于田间地头巡逻。在高新区,与他有同样身份的田长有107名。高新区将全区2.3万亩耕地按街办(发展区)和居民小组划分为94个监管网格,确定各级区、镇街、社区三级田长107名,通过田长大课堂进行培训学习,通过考核后统一颁发放田长证,确保巡护工作有名、有实、有效。

“强化土地执法监察,联合执法合力,成立耕地保护重点问题工作专班,对土地执法监管成效突出,市局奖励高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0亩,全市仅三个县市区获奖励,我们还在全市耕地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党总支委员、副局长李志华说。重点项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而项目建设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坚持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全力保障重点项目供地需求。提前完成2023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报批,为33个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快批快供,征地供地压茬同步进行,全年供应土地2700亩,其中工业用地全部采取“标准地”模式出让。2023-G06地块自征地报批材料上报省厅到挂牌出让,仅用时28天,实现批地挂地无缝衔接,创造了全市土地报地审批出让的最快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