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高新区健全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强化源头治理,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将过去被动处置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构建“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
行走在高新区田间地头,不时可见佩带田长工作证的巡护员忙碌的身影。一辆电动车,一个水壶,外加一部手机,就是新钢经济发展区向阳股份经济合作社田长李永强的全部“装备”。每天下午,他都会穿梭在田间地头巡逻。
新钢经济发展区向阳股份经济合作社田长 李永强:
我平日的固定任务是到田里看看有没有乱倒垃圾损坏耕地的,私搭乱建、乱堆、乱占的,如果发现问题会立即制止,对于拒不整改的,我会通过“鲁地云”APP小程序向上级报告。
在高新区,与李永强有同样身份的田长有107名。高新区将全区2.3万亩耕地按街道(发展区)和居民小组划分为94个监管网格,确定区、街道、社区三级田长107名,统一通过田长大课堂进行培训学习,考核合格颁发田长证,确保巡护工作有名、有实、有效。
此外,高新区把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作为提升耕地保护监测监管水平的重要途径,强化源头监管,在大力推广和应用“鲁地云”APP、“鲁地云”微信随手拍小程序等基础上,将高科技巡查引入到日常耕地监管中。在新钢经济发展区的一处玉米田上空,一架无人机正在来回“巡逻”,操控无人机的正是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的工作人员马云彭。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调查监测科科长、耕地保护科副科长 马云彭:
利用“无人机+鲁地云”耕地监管平台协作,形成“全方位、无死角、天上地下共同巡查”的工作模式,通过APP拍照举证回传,处置流程全过程记录,今年以来,通过无人机巡查发现疑似问题17个,有效制止违法占地行为。
目前,全区公开设置田长制公示牌11个,埋设永久基本农田界桩713个,构建起“上下一心、管护一线”的田长组织体系,将过去被动处置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每块农田都有人管”,有效提升监管水平。
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党总支委员 李志华:
除去日常监管,我们还利用农村大集发放宣传材料,在各小区周边悬挂宣传横幅,通过微信、广播、公示牌“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深入宣传实施田长制的重大意义。目前,全区上下耕地保护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截至2022年年末,高新区实际耕地保有量连续多年高于下达的责任目标。(潍坊高新融媒记者:裴悦廷 冯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