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在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的田间,不时见到佩戴着田长工作证的巡护员忙碌的身影。据了解,今年以来,在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基础上,高新区管委会为每名田长颁发田长证,确保了巡护工作的有名、有实、有效,将过去被动处置问题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监管水平。
8月11日,潍坊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上埠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田长刘明寿正在田间巡护耕地。
“我平时的固定任务是到田里看看有没有乱倒垃圾、损坏耕地、改种林木和果树等现象,以及在耕地内私搭乱建、乱堆乱占等行为,如果发现问题,就立即制止并通过‘鲁地云’App小程序向上级报告。”8月11日,骑着电动车在田间地头巡逻的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上埠股份经济合作社田长刘明寿告诉记者。
刘明寿是一名股份经济合作社田长,在高新区与他身份相同的有107人。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积极推行田长制,将全区耕地按街道(发展区)和居民小组划分监管网格,公开设置耕地保护责任牌和界桩,建立田长制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责任人职责、耕地利用情况等信息,构建完成“上下一心、管护一线”的田长组织体系,实现“每块农田都有人管”。
为了让田长制深入人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加大宣传力度,助力提高耕地保护意识。积极开展“耕地保护进万家”宣传活动,利用农村大集发放宣传材料,在各小区周边或显眼位置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在社区大屏幕滚动播放宣传主题海报,发放宣传资料;通过微信、广播、公示牌、入户宣传等“线上+线下”宣传方式,深入宣传实施田长制的重大意义,重点围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用途、土地执法等政策,突出强调耕地保护“八不准”“六严禁”“五不得”等政策要求,让“耕地保护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
“目前,全区上下耕地保护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截至2022年年末,高新区实际耕地保有量连续多年高于下达的责任目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分管领导李志华介绍。
近日,在高新区新钢经济发展区于家庄子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玉米田上空,有一架无人机来回巡逻,操控无人机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工作人员马云彭介绍:“我们将无人机巡查引入到日常耕地监管中,利用‘无人机+鲁地云’耕地监管平台的协作机制,弥补巡查盲区。核查人员可通过App导航,快速准确前往问题预警发生地进行现场核查、事件处理,核查处理结果最后通过App拍照举证回传,处置流程全过程记录。”该局坚持把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手段作为提升耕地保护监测监管水平的重要途径,形成“全方位、无死角、天上地下共同巡查”的工作模式,构建起耕地保护动态监测、提前预警和及时通报机制。
据了解,高新区聚焦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有改善,全面构建“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圆满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任务,足额带位置分解落实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同时,严格落实耕地“两个平衡”,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