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三“新”三“力”看高新
来源:潍坊新闻网  日期:2024年07月18日

7月16日,华电山东潍坊制氢加氢一体站试点项目在高新区开工,成为全区乃至全市新赛道上向“新”发力的又一重量级成果。

日前,市委、市政府召开冲刺“半年红”亮绩赛绩成果展示交流会,动员各级各部门对照“走在前、挑大梁”要求,快马加鞭冲刺,拼搏实干争先,奋力夺取“半年红”,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

摊开2024年上半年的成绩单,高新区全力培植新质生产力,以“五大比拼”“五大攻坚战”作为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向“新”而行、蓄“力”跃升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铺展。

蓝色智谷园区  通讯员 王谦 摄

产业“新布局”

为高质量“注活力”

位于高新区的液流储能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掌握全钒和铁铬两大液流电池关键技术的企业,已获得数十项核心发明专利。

作为全球液流储能行业领跑者,公司产品核心材料自研自产,产品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特性好、残值回收高、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公司拥有十余年新能源行业经验,深耕新型储能行业,致力于引领行业打通产业链和搭建生态圈,已在多地构建起集电堆、电解液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公司投资建设的多个兆瓦级项目已顺利运行。

液流储能只是高新区竞逐新赛道的一个缩影。作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产业园区试点”之一,高新区引导企业大胆布局新领域,培育起潍柴氢燃料电池、凯信重机制氢装备等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

鸿陆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110KW空气悬浮鼓风机,可广泛应用于水泥、造纸、化工、印染、污水处理等十几个行业,与传统风机相比节能30%;鑫精合深耕金属3D打印增材制造,主要面向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进行布局,公司激光选区熔化、激光沉积制造等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优势企业凸显产业优势。不同赛道、各怀本领的企业聚在一起,“拼”成了协同能力、竞争实力足够强劲的高新产业版图。

今年,高新区实施总投资1561亿元的201个重点项目,一季度新开工磁悬浮智能制造产业园、福田汽车KD工厂等32个项目,凯信制氢装备、歌尔丹拿音响等13个项目投产达效……

细细梳理不难发现,这些新投的项目,都是高新区焕新产业布局,尤其是沿着新兴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而来。

布局只是第一步,发展好才是硬道理。高新区聚焦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元宇宙等产业集群,成立3个产业链党委和3个产业链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驱动组织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四链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渤海湾航运中心  通讯员 张力予 摄

科创“新引擎”

为高质量“增动力”

在高新区元宇宙体验中心,一块VR光能黑板展示出工业机器人、加工中心等机械设备,参观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沉浸式、立体化体验每台设备的构造、操作及各种细节……像这样充满想象力的创新应用图景,频频可见。

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创新、出路在创新、潜力在创新。

在位于金沙江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山东新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三条自动生产灌装线正在进行产品分装,全力为国外订单备货。

尿素液是以柴油为燃料的重卡、轻卡、非道路机械,甚至大型货轮等实现尾气净化排放的消耗品,其纯度决定了净化尾气的效果,而纯度的提升也一直是行业的难题。

然而行业难题也意味着市场机遇。8年专注和攻关,新蓝环保自主创新超纯过滤系统和纳米乳化两大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产品品质指数,成为低碳减排的利器。

“我们的核心技术超纯过滤,能将车用尿素进行纳米级过滤,过滤精度达到5纳米至10纳米,约为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使尿素溶液的纯度更高,尾气的处理效率更高。”公司副总经理刘柏汝说。

核心技术的掌握,让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形成了“创新—发展—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新蓝环保共获得专利及软著6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企业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等荣誉称号。

先进制造业更加离不开创新驱动。2010年成立,2021年成为潍坊市首家“独角兽”企业,潍坊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成长充分印证了创新的价值。

十余年来,企业以自主研发全球领先智能电控总成系统为核心,专注先进内燃机和新能源领域核心零部件研发和国产化替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577项,其中发明专利277项、国际专利27项。

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驱动,一项项在行业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成为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强劲驱动力。

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通讯员 王谦 摄

人才“新高地”

为高质量“强内力”

“我们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而且市场前景越来越好,现在我们全国布局了9大区域公司,去年是2亿多的业务订单,今年可能要突破5亿元……”山东泰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蒋晓雷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基于企业完善的科研体系和强大的研发实力。

泰亚环保有一支30多人的技术团队,最低学历是硕士研究生,并且与清华、同济、天大等在污水处理方面比较专业的大学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

有技术优势、创新优势,企业在难降解工业污水处理及资源回收、再生和利用等方面实现突破。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大推力,高端人才更是企业创新力的核心。就像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连文玉在评价公司首席科学家傅荣强时所说,“傅博士的到来,天维膜公司才有现在的今天,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企业并不夸张,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

今年是傅荣强加入天维膜的第11个年头。他负责公司研发后不久便展现出强大的人才效应,在他的带领下,一些产品一下子就缩短了5至10年的开发周期。

傅荣强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在高新区支持下,成功入选2023年山东省重点人才工程。

傅荣强让天维膜研发驶入快车道,杨晓丽则为新力超导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企业从单一磁体生产瞄准专科化磁共振成像系统展开布局,进军整机系统开发。

“科技研发工作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很难说能做到立竿见影,但并不代表不能弯道超车。我们想在自己的领域里,实现一点突破。”潍坊新力超导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晓丽说。

奔涌的创新活力背后,是高新区厚积而成的聚才之功和孜孜不倦的育才之路。高新区深入实施“群鸢归新”人才集聚工程,建设一流平台,提供一流服务,引育一流人才,“1+1+N”人才服务模式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先后9次获评省人才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目前,全区省级以上重点人才达到164人,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行至半山不止步,中流击水再出发。高新区将继续循着“一四三一”思路举措,练强内功,充分激活每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以实绩为更好潍坊建设贡献高新力量。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