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他把“手工箅子”玩出新花样
来源:潍坊新闻网  日期:2024年06月25日

“传承老手艺,带动更多父老乡亲富起来,是我的初衷和努力的方向。”临朐县冶源街道平安峪村40岁的刘岳清是临朐县手工箅子非遗项目传承人。近年来,他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免费为当地妇女和残疾人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路。

刘岳清在制作水饺箅子。

成立家庭农场传承老手艺

“你看,这是我们刚刚为客户加工好的水饺箅子,接着就包装好发走。”6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刘岳清家中看到,这里到处是高粱秆加工成的水饺箅子、箅子钟表、八角箅等。

“从小看着父辈做手工箅子,慢慢就学会了基本的制作方法。后来,自己尝试着去做,一开始做出来的模样都不怎么好看,我一次次地改进,最后终于做出了合格的箅子。”说着,刘岳清手中的高粱秆随着手指上下翻动,一个水饺箅子很快就成型了。

2006年,刘岳清在工厂打工时,不慎造成右手二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出院后,他开始了漫长的恢复锻炼期,靠着毅力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后来,他到一家福利企业从事轻便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卖玩具、手工艺品,用自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几年的打工生活,磨炼了刘岳清的意志,让他有了自主创业的想法:将老一辈手工制作箅子的技艺传承下去。他把想法告诉了家人,家人的支持让他坚定了传承手工箅子的信心。“老一辈的手艺不能失传,我不仅要传承下去,更要将这门手艺越做越好。”刘岳清告诉记者,2020年,他成立临朐县泰沣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箅子制作加工和农产品的种植、销售,带动乡亲父老一起致富。如今,刘岳清制作的手工箅子有水饺箅子、元宝箅子、盖垫、箅子钟表等近30个品类。

刘岳清创新制作的箅子钟表

让老手艺融入现代生活

在刘岳清家中,一款箅子钟表摆在架子上,格外吸引眼球。“这款箅子钟表,我研究了很长时间。当时就想着能不能设计一款钟表,既有老手艺,又贴近人们的生活,加上金色的时间数字、黑色的时针和分针、红色的秒针。一做出来,就有很多顾客喜欢,希望订购。”刘岳清说,只有不断创新,融入时尚流行元素,才能让老手艺焕发新光彩。

聊起手工箅子的制作过程,刘岳清说,制作工艺的核心是选取靠近高粱穗、粗细一致、颜色相同的上等高粱秆制作,编织时要有力度,防止高粱秆来回活动,编织完成后还要进行打磨、修理等。

作为手艺人,就要有一颗匠心。一个完美的手工箅子要经过挑、选、擦、勒、切、编、修、打磨等步骤,每个步骤都要精益求精,不然制作出的箅子就会有瑕疵。

加工好的各种手工箅子产品

以传统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

刘岳清心中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更多人在家门口靠手艺富起来。

“现在农闲的时候,我会给乡邻们放手工活,让他们拿回家加工,多一份收入。”刘岳清说,为了让更多人掌握手工箅子的手艺,他还为妇女和残疾人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和培训。目前,已经有20多名村民跟着他学习手工箅子制作。

借助“互联网+”拓宽销路,打响知名度。“这几年,我也试着借助开通直播,让人们近距离了解我们的传统手艺和手工箅子的制作过程,让更多人喜爱上我们的产品。”刘岳清说,如今,搭上电商的快车,他们的手工箅子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聊起未来的打算,刘岳清说,他想打造一处特色农产品展厅,到时候将父老乡亲的农产品、手工制品等都放到展厅展销,同时将农场继续做大,串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链,带动更多父老乡亲富起来,日子美起来。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