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意味着人生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全市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即将迎来愉快的暑假生活,美好的未来需要安全的守护,同学们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各类安全风险。6月11日,潍坊市教育局发布《致全市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给出十个温馨提醒。
正确看待考试
人生要经历无数次考试,一次成功不代表人生的成功,一次失败也不代表人生的失败。要正确看待考试成绩和竞争压力,对因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家长要带头调整情绪,引导子女正确面对挫折;情绪低落的学生要及时与父母、老师沟通,听取意见建议;要学会规划生活,疏解不良情绪,利用暑假时间学习一项技能、培养一门爱好,通过实现小目标来使内心更踏实。
远离危险水域
暑假是预防溺水的重点防护期,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做到“两会”:发现险情会互相提醒、劝阻并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注意交通安全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驾驶电动车要经家长同意,骑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严格遵守“一盔一带”要求,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学生不得无证驾驶机动车。坐出租车时,要乘坐正规出租车,上车前记住车牌号码,乘车时系好安全带,切莫贪图便宜搭黑车。结伴出游时,要将详细行程告知家人,不随意和陌生人搭伴出游,切记不要乘坐无牌、无证、超员车辆。
严防电信诈骗
注意上网安全,保管好身份证、准考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以免个人信息泄露。不要随意结交网友,更不能单独与网友会面。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注意提防犯罪分子利用电话、网络等骗取钱财。谨防涉考网络诈骗:进入内部系统更改考生分数、提前查询高考分数、利用“内部数据”分析高考志愿,收取高额费用、掌握高校招生“内部指标”“机动计划”、某院校能购买补录名额,低分录取、申领“助学金”需先交押金等都是诈骗信息,请仔细甄别,避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家长要教育好孩子,不能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电话卡,更不能为诈骗团伙打电话“引流”。
重视旅行安全
外出旅行前要掌握必要安全常识,如防高温中暑、防溺水、防食品中毒、防意外事故和疫情防护,提高自己应对台风或雷暴雨天气、洪水、火灾等紧急情况的应急避险能力。外出旅行前与家人充分商量,旅途中时刻保持密切联系。始终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不参与任何探险、冒险活动。
防范欺凌暴力
从自我做起,拒绝欺凌行为,提高个人修养,与人为善,宽容待人,学会正确处理矛盾冲突。要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法治观念,明确欺凌他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拒绝成为欺凌和暴力行为的施暴者、旁观者,遇到欺凌和暴力行为要学会自我保护,及时举报。
预防沉迷网络
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仅会影响视力,还可能引发网瘾等系列问题。此外,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也会对部分判断力弱、抗诱惑力弱的学生产生不良冲击。因此,学生应制定好假期计划,做好时间管理,多关注现实世界,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不通宵上网,做自己的主人,防止网络沉迷。
杜绝报复性疯玩
报复性疯玩、胡吃海喝,容易导致身体超负荷运转,增加罹患肠胃疾病风险,也容易因生物钟紊乱导致精神不佳,陷入空虚状态。建议同学们科学合理安排假期生活,例如安排运动、分担家务、阅读等。
注意兼职安全
不要轻信网络兼职,工作兼职应在正规求职网站,如有疑问可拨打96110报警;不要抵押任何证件,拒绝用工单位用自己有关证件作抵押,谨防证件流失到不法分子手中,成为非法活动的工具;不要去较偏僻的公司面试,女生不单独外出约见。兼职、实习过程中与家人、同学等保持联系;不要轻信“假熟人”,谨防陷入传销陷阱。对传销、邪教等非法组织保持警惕。
涵养厚重品行
离校时不撕书、不吼楼,妥善处理学习资料和个人用品,保持教室和宿舍整洁卫生,做到文明、安全、有序离校,为学弟学妹树立良好榜样。学会感恩父母,主动承担家务劳动。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树立家国情怀,做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的践行者,自觉扛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用奋斗书写美丽青春、圆梦人生理想。
希望家长朋友们好好享受这段亲子时光,多一些关爱、理解和宽容,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祝愿每一名同学都平安健康、学业有成、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