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建议早高峰乘电扶梯“左行右立”,提高通行效率。成都地铁回应:我们不提倡。此消息一出,“不再提倡电梯‘左行右立’”的话题瞬间引发不小的关注,不少网友对此也热议纷纷。
电梯“左行右立”,是指乘客在乘坐电扶梯时尽量站立在扶梯右侧,把左侧让出一条通道来供其他人通行。这样的乘梯方式曾一度被视为文明乘梯的一种表现,为什么现在又不提倡了呢?5月25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潍坊城区谷德广场内顾客正在乘坐电梯。
电梯“左行右立”,市民怎么看?
当天,记者走访潍坊城区部分电梯使用量较大的谷德商场、银座商城、吾悦广场等发现,不少市民在乘坐电扶梯时仍习惯性靠右站立,而有快速通行需求的市民则会从扶梯左侧空出的通道加快速度步行通过,这一现象在人流量大的时段尤为明显。
在随机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已习惯乘坐电梯时“左行右立”,不过也有人认为在电梯上行走存在安全隐患。
“我不着急的时候就是习惯性站在右侧,把左侧让出来,万一有人着急要过去。”家住城区唐宁府小区的张伟说,“尤其是遇到人流量比较大的时候,有些人会在扶梯上走得比较快,要是站左侧就会挡着别人。”
家住奎文区金色九州小区的市民张女士则表示:“偶尔赶时间的时候也会在扶梯上快速走,遇到有人挡着的话只能等着,干着急。”
家住高新区新华苑小区的市民郭蓓蓓说:“近几年听说了乘坐电梯不再提倡‘左行右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很多市民并不知晓,所以自己站在左侧时遇到想要从左侧通行的人就会有点尴尬。”她表示,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要改也不是一天两天,很多人现在还是习惯站右边,希望官方渠道多做宣传让更多人知晓,特别是在火车站、商场等人流密集处要加大宣传力度。
也有市民表示听说过长时间“左行右立”的乘梯方式对电扶梯的质保很不友好,但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左行右立”的乘梯习惯,“有时候站到左侧反而显得有些突兀”。
“我认为日常维护保养也是关键。”家住奎文区帛方纺织公司东生活区的市民王会民表示,近几年看到新闻报道的电梯“咬”人的情况时有发生,除了市民日常要加强安全意识,公共场所电梯的定期检查维护更为重要。
潍坊城区银座商城内顾客正在乘坐电梯。
为何“左行右立”不可取?
“左行右立”初衷是为了提高扶梯的运输效率,确保急需通行的乘客可以在左侧快速通过。
但在自动扶梯上“赶路”其实很危险。从自动扶梯的设计原理看,自动扶梯比常规楼梯的梯级高度约高7厘米,超过人们适应的步行高度,并不适合行走。楼梯每隔十多级会有一个安全缓冲平台,而自动扶梯不仅没有平台,设计宽度也仅容两人站立,因此在扶梯上行走更吃力。此外,在电扶梯上行走还存在摔倒的危险,特别是在高峰期人流量较大时,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乘客避让不及,极有可能引发踩踏事故。
事实上,“左行右立”既不安全也不高效。业内人士指出,“左行右立”这种方式会产生平衡偏差,导致“左行”一边电梯负载较轻,右边载荷较重,这样会产生倾斜。在乘坐自动扶梯时只需站稳扶好即可,着急赶时间的乘客,如需安全快捷通过,最好的方式还是走楼梯。
业内人士提醒,近年来,因乘客在自动扶梯上走动,夹住长裙、鞋子导致的故障不少。乘坐电梯应双脚站在安全黄线内、握紧扶手站好,不要走动,直至抵达。
潍坊城区吾悦广场内顾客正在乘坐电梯。
多地取消“左行右立”的乘梯倡议
当前,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不再强调“左行右立”,而是鼓励乘客在扶梯上均匀分布,确保乘梯的安全和舒适。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多地都取消“左行右立”倡议。上海地铁还曾在2019年时发布“最新版自动扶梯乘梯须知”,取消此前“左行右立”的倡导,新增“禁止在乘扶梯时行走和奔跑”。 香港机电工程署更是明确指出“在扶梯上行走是危险行为”。
此外,根据南京地铁运营公司统计的运营数据,长期“左行右立”对电梯的损害很大,95%的电梯损坏是由于电梯受力不均衡导致的。所以为保障乘客乘梯安全,乘客在乘坐自动扶梯时应站稳扶好保持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