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更好潍坊”有力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潍坊入围7项,创历年最好成绩?
来源:市科技局  日期:2024年01月10日

图片

近日,省科技厅公示了202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人选和项目,我市共有17项优秀科技成果入围。其中,入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参与3项),创历年最好成绩;入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参与5项)。而在入选一等奖的7项成果中,由企业牵头的就有4项,占到了半数以上。

2023年以来,市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企业、平台、技术、人才”一体推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科技创新竞争力,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片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实施高企“培强”和科小“育优”工程,开展“专利导航”行动,分类建立高企、科小双培育库,坚持政策引领、项目带动,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夯实创新发展“底盘”。2023年以来共争取省级“小升高”、省级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等各类企业支持资金1.44亿元。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804家,是2020年的1.8倍。2023年又推荐1073家企业申报高企,预计新增高企39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232家,同比增长27.24%,居全省第四位。企业创新活跃度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角,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生力军,科技型企业“热带雨林”生态初步显现。

加快科创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创新平台矩阵建设行动,整合优化市级平台体系,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支持在元宇宙、磁技术、工业母机、现代农业等前沿优势领域培育争创省级科创平台。按照“一企一平台”建设思路,通过项目引导、人才引进、经费支持等方式,全面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层技术创新平台建设。2023年以来,新增省院士工作站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获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家。目前,全市共建成科技创新平台1910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37家、省级297家,初步形成了梯次互补、布局合理、开放高效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图片

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全市重点产业体系,鼓励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集中攻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遴选推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项目申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4个项目最终入围,居全省第二位。获批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6项。潍柴动力、豪迈机床2项重大科技成果入选“山东好成果”。大力实施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发布全市第三批“揭榜挂帅”榜单项目51个,发榜总额2.16亿元,对整合优势创新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制定出台《潍坊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补助实施办法》,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政策红利推动企业研发水平提升。

图片

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研究出台《潍坊市支持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完善技术转移体系。2023年新备案2家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我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达到3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2023年完成科技成果登记420项,登记技术合同7402项、成交额315亿元,占GDP比重4.1%,全省第一。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持续深化与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高校院所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2023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走进中科院”系列对接活动、“科技大市场”路演、“名校合作直通车”等活动11次,达成各类合作意向75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163项,带动销售收入169.3亿元。 

图片

扎实做好人才引育工作。实施产业人才集聚、高端平台支撑、人才生态优化“三大行动”,着力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以国家、省、市“人才工程”为载体,坚持“储备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打造梯次发展格局。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靶向引进紧缺国内外顶尖人才,积极探索“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引才模式,共引进院士专家团队182人,为提升我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2023年,全市科技领域8人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43人入选泰山系列人才。获批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3个、省“海外工程师”支持计划8个。1名外国专家荣获省政府“齐鲁友谊奖”。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