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寒冷,不少市民喜欢使用“小太阳”“暖宝宝”等取暖,却不知这些“取暖神器”很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近日,昌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例用“小太阳”取暖烫伤的病例。76岁的吴先生长期卧床,家人为他购买了一台小太阳取暖器。由于长时间将“小太阳”放置在身体一侧,导致他一侧的皮肤大面积烫伤。昌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接诊后发现,吴先生烫伤部位涉及大腿、臀部,并诊断为深二度烫伤。
无独有偶,昌邑的周女士用“暖宝宝”取暖,腿部被烫起水泡,出现低温烫伤的情况,来到昌邑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治疗。医生询问了解到,周女士在冬天格外怕冷,家中常备“暖宝宝”,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将四个“暖宝宝”贴在腿部,第二天早上感觉左腿刺痛,查看发现腿部发红并起了水泡。
李志朋在为患者诊治。
昌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志朋表示,冬季来临后,因使用取暖设备不当导致烫伤的患者明显增多,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取暖神器”要格外注意,千万不要忽视低温烫伤可能带来的危害。人体皮肤其实很“娇贵”,加之冬季气温低,人体神经反应比较迟钝,如果长时间使用“暖宝宝”、暖水袋、“小太阳”等,可能在长时间接触中不知不觉被烫伤。瘫痪患者和无法翻身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因为存在末梢神经病变,皮肤敏感度也有所减弱,更容易出现烫伤的情况。总的来说,使用“小太阳”等取暖设备一定不要过夜,避免长时间使用。
李志朋提醒,低温烫伤的面积通常比较小,表面看起来不严重,仅仅是红肿或起小水泡,但其实皮肤深处已经受到损伤。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皮肤感染、溃烂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