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是一个具有年代感的词汇,曾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国。近来,上“夜校”作为一种新潮的生活方式受到年轻人喜爱。年轻人为何抢着上“夜校”?从“走红”到“长红”,“夜校”还有哪些路要走?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奎文区文化馆推出了“文化夜校”。
“文化夜校”一上线就“秒”空
近期,“夜校”的爆火源自上海的一所市民夜校65万人争抢1万个课程名额的事件,突然之间的爆火,让当地夜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迅速蔓延至全国。
近日,在奎文区文化馆的功能室内,“爱学艺”系列公益培训班如火如荼地进行。当晚开展的是首届成人书法公益培训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德君现场授课。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部分学员年龄在40岁到60岁之间,也有一些年轻人前来学习。
“90后”学员武铁军正在学习书法。
“90后”学员武铁军是一名语文教师,当晚是他参加的第二节课。武铁军告诉记者,上大学时,他就对书法很感兴趣,曾通过网络短暂学习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他想系统性提升自己的书法理论知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得知奎文区文化馆开设书法课后,他立刻报了名。在这里,各个年龄段的学员都有,他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群,时常在群里交流学习心得,大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晚上上课正好方便了我们这些上班族,而且课程都是免费的,这样的课程很轻松。”武铁军说。
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只有下班后才有时间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因此,奎文区文化馆“爱学艺”系列公益培训班首次推出“文化夜校”模式,于11月开课,为期3个月,有书法、陶笛、声乐、洞箫、摄影等8门课程,一上线就被“秒”空。
2023年秋冬季“益佳艺”公益培训
年轻人希望“官方夜校”再多一些
那么,除了奎文区文化馆,城区其他公共文化场馆是否也有“夜校”模式呢?事实上,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今年9月,潍坊市文化馆的公益课程就已经发生改变。
记者了解到,潍坊市文化馆推出的2023年秋冬季“益佳艺”公益培训共开设两个板块33个班次,分为成人课程和少儿课程,培训范围包含潍城区、奎文区、高新区、寒亭区、坊子区。除了白天授课,此次公益培训推出的夜间授课满足了大家的不同学习需求。
近日,在城区友爱路与卧龙西街一家教育培训学校内,10名学员正在弹奏古筝。这家教育培训学校是21家“益佳艺”公益培训联动单位之一。记者看到,当晚参加古筝课程的学员中,年轻人占三分之一。
“00后”学员胥佳慧弹古筝。
“00后”学员胥佳慧和“90后”学员陈晨在古筝课上认识。“官方认证的机构更靠谱,而且是公益性质的,老师也很专业。”陈晨说,如果城区的“官方夜校”再增加几所,自己学习的课程会更丰富,上课也会更便利。
“90后”学员陈晨弹奏古筝。
年轻人上“夜校”原因各不相同
“有成人舞蹈课吗?”“我想学架子鼓,有人教吗?”“晚上想去学游泳,附近有游泳馆吗?”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人,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年轻人对“夜校”的期待。而大家选择上“夜校”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的为了挖掘兴趣爱好,有的为了拓展交际圈,也有的为了提升自我,掌握新技能。
“夜校”让公共文化迸发出更多可能,但究竟是“一时兴起”,还是能够“长远发展”,值得商榷。对此,不少年轻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表示,公共文化场馆可以通过“夜校”模式发掘年轻人需求,多开设适合年轻人喜欢的课程,让更多年轻人享受到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