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山东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临朐县政府副县长刘洪科,临朐县文化旅游局局长朱占花,临朐县寺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扈涛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办,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朐县人民政府承办,定于9月26日在潍坊临朐寺头镇举办。
作为潍坊2023国际风筝嘉年华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七届山东省乡村文化旅游节规格更高、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是前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全新提升和全面升级,必将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步伐,对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贡献临朐力量。
临朐县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情况
近年来,临朐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培强做大文旅产业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双向赋能、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中国天然氧吧、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系列荣誉称号30多项,发展旅游既有资源的禀赋、显著的优势,也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底蕴深,临朐是一幅厚重的历史人文画卷。自西汉置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境内有齐长城、崔芬墓等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和北辛、大汶口、龙山等文化遗址64处,奇石、雕塑、红木工艺、手绘年画四大文化产业远近闻名,观赏石、书画、雕塑、红木、土特产等5大类、千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创旅游商品,“小戏之乡”“书画之乡”“奇石之乡”的美誉实至名归。临朐人杰地灵、名贤辈出,汉末“高士”管宁、“世界船坞之父”张平、明朝江北第一位制科状元马愉、明代散曲第一大作手冯惟敏,皆为临朐山水所养育。
、
颜值高,临朐是一幅多彩的泼墨山水画卷。四面山水一城绿,三季花香四季春,境内的2000多座山峰,130条河流、122座水库,46%的森林覆盖率,让临朐有了无可比拟的自然生态。传承乡村文脉,凸显乡村风情,临朐打造外有景观映衬、内有文化铺垫的“一村一景”乡村旅游升级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淹子岭、“山东最美乡村”寨子崮、“山东省古村落”北黄谷等,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景区化村庄13个、市A级景区村庄6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101个,“点上有特色、线上有示范、面上成规模”的“齐鲁乡村风情画”落墨处多有重彩。
家底厚,临朐是一幅希望的乡村振兴画卷。以旅游活化文化,用文化提升旅游,14处A级以上景区各美其美,其中,“五镇之首”东镇沂山,有着“鲁中仙山”之美誉;“北国江南”老龙湾,是中国七十二名泉之一;“齐鲁红叶之冠”石门坊,是中国五大红叶观赏地之一。按照“全域大景区、全县大花园”思路,将重点旅游景区和全县50多个乡村旅游点“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推出8大主题、27条精品旅游路线,实现历史与自然“牵手”,文化和旅游“联姻”。好山好水好空气,孕育优质山珍优品,果品种植面积达45万亩。临朐山楂,在山东省山楂良种品鉴会上,被评为第一名;省级非遗临朐全羊是山东省“不可不吃的美食”之一。同时,临朐还是中国柿子之乡、中国洋槐蜜之乡、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亚洲最大的鹅肥肝生产基地、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农文旅融合之笔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为提振文旅消费,做大农文旅产业,全面打响“灵气所钟 山水临朐”品牌,今年,临朐县委、县政府围绕“拼经济、促消费、打品牌”这一主题,在全县范围内谋划开展了涵盖10大系列183场节会以及69场惠民消费活动的“一周一节会”,既有高端学术活动,又有群众性参与互动,全年不断线、届届有亮点、场场有特色,既彰显了地方魅力圈粉无数,更带来丰厚效益,让临朐人气“飙升”。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山东省乡村文化旅游节在临朐已成功举办六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已成为展示临朐文旅发展成果、全面展示临朐形象的重要“窗口”。
齐鲁晚报记者
“一周一节会”活动在提振消费、推介临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能否介绍一下在文旅融合方面举办了哪些节会?山东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又有哪些看点?
朱占花答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开放平台。潍坊综合保税区“四位一体”综合运营中心是严格按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要求建设的,海关全程参与指导,该监管作业场所已经通过济南海关实地验核,并于今年5月25日获批《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企业注册登记证书》,标志着综合运营中心已具备开展跨境电商相关业务的条件。
“一周一节会”活动,是今年临朐县委、县政府拼经济、促消费、扩增长、增收入、提信心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推动节会活动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旅游、高品质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的积极实践。围绕“拼经济、促消费、打品牌”主题,坚持“立足产业办节会、办好节会促经济”理念,在全县范围内谋划确定了文旅融合、产业振兴、非遗文创、文体惠民等10大系列183场节会,以及购物节、夏日嘉年华等69场惠民消费专场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节会、周周有活动、全年不断线”,既彰显了临朐魅力,更带来丰厚效益,带动住宿、餐饮营业额分别增长126.7%、319.2%。
为持续发挥节会经济的拉动效能和辐射效应,通过节会为临朐旅游拉人流、聚人气,我们紧扣文旅消费新热点,策划举办的“嗨动临朐”音乐节等45项文旅融合活动出彩又“出圈”,齐鲁嵩山桃花节等28项赏花游园活动圈粉无数,首届“土特产”采摘节等11项美食系列活动轮番上演,第二届星空露营节等6项沉浸式旅游产品精彩纷呈,吸引美食商户、特色小摊800多家,参与群体达30万人次,直接带动各类消费2.3亿元,各类特色节会叫好又叫座。
上山下乡,乡约临朐,作为“一周一节会”活动的重头戏,山东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26日拉开帷幕。本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办,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朐县人民政府承办,以“乡村画卷文旅泼墨 乡约临朐邀您来嗨”为主题,在前六届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提升,内容更多、形式更活、参与性更强,乡村马拉松邀请赛、石门坊红叶节、民间工艺精品展销会、“土特产”采摘节等20多项好戏不断、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游客在纵情山水间,沉浸式体验更多乡村魅力,我们也将以最大的热忱,最强的干劲,将乡村文化旅游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办成乡村振兴发展成果的“展示节”,全民分享旅游幸福的“惠民节”,展示文化旅游新融合的“宣传节”,打造成为全面展示山东乡村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鲁网记者
作为临朐“一周一节会”重点节会活动,山东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选择在寺头镇举办,请问寺头镇在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文旅业态方面有什么优势?
扈涛答
为规范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程序,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实施细则》,明确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审批事项和环节,构建起联合审查、快速审批的工作机制。
寺头镇所在的南部山区,是临朐的生态富矿和水源涵养地,更是临朐乡村文化旅游的龙头和发展所在。
寺头镇有幸承办山东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主要是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寺头镇境内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有21座,大小河流20多条,林木覆盖率达到56%,是山东省森林镇、山东省最佳休闲乡镇。其中,琵琶墁风景区、圣水湖湿地公园等新晋网红打卡地,刷屏朋友圈,使得络绎游客流连忘返。
同时,寺头镇始终坚持村村有特色、处处是风景的工作思路,把镇域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将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与乡村文化旅游工作深度结合,充分依托山水风光、古树名木、人文民俗等特色元素,引导各村积极打造景色宜人、各具魅力的美丽乡村和网红打卡地,丰富“农家休闲、民宿度假、生态体验”等新业态,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美景让游客来得了、留得住、住得下、玩得欢。
下一步,寺头镇将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在乡村旅游领域耕耘发力,做精品、出特色、强产业、促发展,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借此机会,也诚邀座各位多到寺头走一走,看一看,谢谢。
半岛网记者
我们看到在举办山东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同时,还将同步举办乡村好时节·中国(临朐)农民丰收节,请扈涛镇长简要介绍一下,寺头镇农业产业相关情况。
扈涛答
为规范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程序,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实施细则》,明确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审批事项和环节,构建起联合审查、快速审批的工作机制。
寺头镇产业兴旺、物产丰饶,是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有4.5万亩山楂,2.2万亩红香椿,9800亩中草药和5000亩黄烟,种植规模和农产品质量均居全省前列。特别是寺头山楂、寺头红香椿先后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寺头山楂荣获第二十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近年来,我们锚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不动摇,走出了一条“一产规模大、二产品质优,三产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成功培育亿佳食品、晶冠食品、山河食品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就地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得到大幅提升。抢抓直播带货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契机,指导农户和企业积极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成功打造5个“中国淘宝村”,寺头镇成功创评“中国淘宝镇”。按照全域美丽乡村创建思路,打造“农家休闲、民宿度假、生态体验”的乡村旅游系列产品,实现“农、文、旅、产”深入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