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他把大豆“掺着”种进玉米地,结果……
来源:潍坊新闻网  日期:2023年09月14日

传统的种地模式,都是玉米或者大豆单独种,可昌邑市卜庄镇的孙东兵却敢于尝试新型种植方法,采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掺着种”,潜心研究,积累经验。眼下,他种的大豆、玉米丰收在望,他也成了大家眼里的“土专家”。

田间管理的难点是施药

如何同时适配两种作物

9月11日上午,在昌邑市卜庄镇任家社区孙家村的田地里,48岁的孙东兵正在检查作物的生长状况。从地头远远望去,大豆和玉米高低错落分布,长势喜人。用手拨开大豆叶子,肥大的豆荚一串串地挂满了豆枝。玉米茎秆粗壮硬挺,玉米颗粒饱满,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玉米长势喜人,即将迎来丰收。

经过一年的探索,孙东兵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心得。复合种植有一项关键难点是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大豆和玉米分别属于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管理时的选择常常相悖。“如果不打药,大豆容易被草、虫子侵害,可是如果选用只适合大豆的农药,玉米难以存活。常见的种植户复合种植失败案例,就是因为农药没有选配好。因此,复合种植能否有好的收成,施药很关键。”孙东兵说。

以除草为例,孙东兵将乙草胺等几种农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混合成一种可以同时喷洒大豆和玉米的除草剂,在种植后封地时大规模使用,除草高效又安全。

孙东兵改装了雷沃麦客收割机的筛子。

改装收割机筛子转速

实现大豆机械化收割

很多种植户观望复合种植迟迟不敢尝试,是因为生产成本和收割程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属于新型种植方法,现有的农机并不适合收割,而投入新的农机成本过高。因此,实现大规模机械化收割是个难题。

对此,孙东兵摸索出了办法,通过调整雷沃麦客收割机的筛子转速收割大豆。通常来讲,正常的转速会使大豆变成两半,破坏卖相,影响利润,而通过调整筛子转速,能够有效降低大豆的破损率,实现大豆收割的机械化。收割完大豆后,再使用常规的春雨玉米联合收割机收玉米,非常方便。

谈及今年的复合种植,孙东兵脸上满是笑意。他说,村里从没有人尝试过这种模式,不知道收成如何,这次种植也是抱着“实验”的目的,因地制宜摸索着种植了1.67公顷。为了更好地适应现有农机,他采取了6:3的种植方式,即6行大豆、3行玉米。种子选用大豆高蛋白45种子,抗旱抗倒伏,即使像今年比较干旱,也会迎来丰收。“不过也有遗憾,这次用的玉米种子是前年的种子,株距也比较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收成。相信明年换新种子加密株距后产量会更高。”孙东兵说。

大豆即将迎来丰收,孙东兵喜上眉梢。

“土专家”的地里丰收在望

给观望的村民们增添了信心

任家社区党委书记郑亚飞告诉记者,今年是卜庄镇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第一年,大家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现在孙东兵的种植成果让很多观望的村民有了信心。

郑亚飞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优势在于透风透阳光,玉米不减产,大豆部分的收益“相当于白捡的”。郑亚飞调研了孙东兵邻边田地的玉米地。同样的品种,在同样的水土条件下,肉眼可见的是,孙东兵田里的玉米个头更大。郑亚飞说:“从经济效益来看,孙东兵的复合种植预计每亩收获大豆500斤左右、玉米1500斤左右。”

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昌邑市探索总结了适合本地种植的“N+2”模式,共有634公顷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地,该局成立5个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指导组,对昌邑全市10个镇(街区)开展蹲点分片全过程指导服务。未来,昌邑市将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全力以赴提单产,保证粮食产量稳增收,推动大豆玉米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助力潍坊农业强市建设。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