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会上,潍坊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被表彰为“中国侨界杰出人物”。这是张卫红继荣获“第八届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之后再获殊荣。
“中国侨界杰出人物”每五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10人。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吴文俊;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等曾先后获此殊荣。
张卫红1964年8月31日生于潍坊,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从事航宇结构优化与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被誉为“为航空器减重的科学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张卫红放弃了法国高校终身教职,回国后扎根西北工业大学,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由他领衔的科研团队受命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航空固体力学与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牵头完成了“机械结构系统的整体式构型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解决了多个航空航天型号研制中的设计和制造难题,为推动我国新型空天飞行器设计与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中国航空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创新成果。
新一代大型运输机、C919大飞机以及大型运载火箭等众多国之重器,都承载着张卫红和他的科研团队科技强国的梦想。张卫红带领团队致力于解决我国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存在的“结构超重、性能落后”共性问题,努力攻克“卡脖子”难题,在航空航天结构轻量化高性能设计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等。此外,他还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等高水平多边国际合作平台,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重大项目攻关贡献智慧和力量,先后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二届百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和“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
多年来,张卫红培养出了航空航天领域多名杰出人才与青年骨干。自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以来,张卫红主持完成的“励志铸国之重器、打造国防科技总师领军人才培养新范式”,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牵头制定了《西北工业大学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带领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试点牵头建设单位;设立国内首个柔性电子、无人系统科学交叉学科博士点,首批增列网络安全、集成电路学科博士点,3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作为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和归国留学人员的杰出代表,张卫红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砥砺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国防领域杰出人才培养与现代化强国建设事业中,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