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巧手飞针间,“小香包”变身“金荷包”
来源:潍坊新闻网  日期:2023年08月23日

绫罗绸缎锁不住中药沁香,一针一线勾勒出美好寓意。近日,记者在寿光市台头镇北孙村的手工艺品合作社看到,十几名妇女忙着穿针引线,手指翻飞间,一个个精美绝伦的小香包便制作而成。

北孙村村民在制作香包。

“我们的香包有20多种,都是纯手工制作,有心形、圆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状,功效也不一样,可以醒脑提神、安神御肤、驱蚊赶蝇等。”北孙村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香包缝制组组长孙燕介绍道。

据了解,北孙村有制作香包的传统,老一辈人采用茯苓、艾草等中草药作为主原料填充缝制,并将飞禽走兽、游龙舞凤、花卉草木等精美图案绣在香包上,每逢节庆之日就挂在家中,以求吉祥顺利。

北孙村在“我是潍坊代言人”活动现场展示香包。

如今,数百年时光匆匆而过,这个手艺传承了下来,不仅承载了当地的传统文化,更融入了新时代赋予的新内涵,成为具有可观经济效益的手造产品。

“我们村很多在家的妇女都利用空闲时间制作香包,有的一个月能收入3000元呢。”孙燕说,香包顺利敲开了旅游、婚庆、企业伴手礼等市场,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村民在中国旅游日(潍坊分会场)活动现场,对北孙村香包进行宣传推介。

不仅如此,该村还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传统手造产品的网络销售、品牌打造等经验,专门建设了中草药种植基地为香包制作提供优质原材料,并融入“金凤北孙”等当地传说,把香包打造成了北孙村特色的文化品牌。

“这几年,我们村积极探索‘合作社+互联网’模式,还创办集香包制作、展览、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吸收200余名学员从事绣艺工作,让‘小香包’变成了‘金荷包’。”北孙村党支部书记张富军说,靠着这个手艺,村里的中老年妇女纷纷化身“绣娘”,缝制出一个个图案精美、千姿百态的香包,走出了一条满载民俗特色的“文化兴村”路,该村年销售各类款式香包10万个,村集体年增收50万余元。

在寿光各类文化活动现场,北孙村香包备受关注。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北孙村传统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尚元素,对香包的款式、工艺等进行大胆创新,先后为仓颉汉字艺术馆提供了汉字型香包,为菜博会定制了蔬菜型香包,让北孙村香包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