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望海听风 | 想起一座桥
来源:潍坊新闻网  日期:2023年06月19日

亚星桥改建前夕,办公室的“95后”小姐妹兴冲冲要去拍照留念,并声称这是潍坊新晋的网红打卡地,错过了岂不可惜。

资料图

其实,潍坊有很多标志性建筑,亚星桥只是其中之一。

亚星桥从我有记忆开始,叫东风桥,我们习惯称它为东风“大”桥,很有年代风格的名字,配备很有年代风格的桥栏杆。

那时候,桥下的水是澎湃的,母亲一有空就会将一家老小的换洗衣服装在大木盆里,领我去河边,选一块较为平整的大石头洗衣服。河边有钓鱼的,河里还有游泳的,人们的欢声笑语与激越流水声演奏着动听的乐章。

女人们的手指因为河水的冲刷变得白白的,有的像水葱,有的如细笋,让我喜欢得挪不开眼。天气冷的时候,它们又变成了粗细各异的红萝卜,女人们顶多用嘴对手哈哈气,又赶紧忙开了,毕竟光阴不等人,这又让我看得怪心疼。母亲则会适时为我讲“卧冰求鲤”的故事,河水书页一样在我面前哗哗翻过,那桥便是书脊。

每逢桥上、河畔呈现一派热闹又繁荣景象的时候,一定是集市开市的时候。我们大声吆喝着“一二一,赶大集”的童谣,跟在大人身后看热闹:不光南来北往的商家小贩聚集于此,也有说书的,一张桌后,说者惊堂木“啪”一拍,说道:“众位,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由让人牵肠挂肚,不愿离开;表演皮影戏的,“猪八戒背媳妇”令人忍俊不禁;还有置办了行头亮开架式就开唱的地方戏团体献艺,更有来这里搭上戏台唱戏曲的……而我最难忘的却是那时母亲给我买了一个小小的,约摸两寸长、一寸宽、半寸厚的小黑相机式样的“画片机”,右上方是一个小按钮,每按一下,自己就可以从后面的镜头框看到外地的六副彩色景观图。母亲告诉我:桥就是联系、沟通的标志,顺着水流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终于走向异地的时候,思念却如桥下的柔波一样变得摇曳多姿起来,桥也演化成为一种深刻的情感符号与烙印。

每每与亲友故交说起东风桥,还会不约而同地微笑着提及那个卖气门皮儿的老者,个头儿不太高,体型微胖,迎着朝阳,一声声“皮儿啵”,中气十足,声贯桥之东西。那时去自行车摊点换三厘米的气门皮儿就要两角钱,从他那里买二三十厘米的一根仅要五角钱,多年未变。

没有人会觉得老者的声音扰民,倒颇感亲切与振奋,甚至我都觉得那声如洪钟的“皮儿啵”已经成为了这座桥的温暖记忆之一。

后来,人们对桥进行了改造重建,名为亚星桥,桥面加宽增高,桥上雕栏玉砌,霓虹流光溢彩。人多了,车也多了,这铿锵有力的旋律又成为了我欣喜的源泉。

如今,这桥再度进行升级建设,很多市民总喜欢在施工挡板外围转转,总喜欢眺望着桥的方向。

时光终究水一样流走,光阴的故事里,桥的一头是过去,桥的另一头是未来。

编辑: 朱睿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