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饲料行业洗牌加速、市场需求迭代升级的当下,山东丰沃新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一场彻底的自我革新,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从服务千家散户到深耕核心客户,从感官评价到数据赋能,从单边研发到协同共创,这家深耕行业多年的企业,用转型与坚守证明:做好一袋饲料,既要紧跟市场脉搏,更要回归品质本质。
山东丰沃新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帆:“以前我们的合作客户差不多1000多户,现在就只有4户了。”
山东丰沃新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帆的话,勾勒出企业转型的核心轨迹。2018年前后,中小养殖散户因防控与成本劣势加速退出,大型养殖企业成为行业合作主流,市场需求也从“满足基础营养”转向“极致降本增效”。

山东丰沃新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帆:那这个时候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是把这个造肉成本降低,那低成本是第一,就最核心的这个指标。那我们要想办法把饲料做成什么?能够让他养猪成本最低,那这个时候需要技术研发上跟这些放养公司一起结合起来做研发。以前我们研发是单边的,就是我们自己做。现在是要跟饲养场结合起来,研发要做1+1了,他提供猪做研发,效果还是不错的,一般来说像一头猪的话,今年和去年相比我们一头猪成本就能降低150块钱。
这场“减法式”转型,看似放弃了大量散户资源,实则精准锚定核心需求。“少而精”的合作模式,不仅让产品销量更稳定,更省下了每年近百万元的销售费用。从应对散户的“灵活服务”到适配大型企业的“标准化流程”,从依赖感官描述到提供数据化方案,丰沃新农熬过了两年的转型亏损与内部争议。但正是这份“被逼出来的转型”,让企业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如今,企业产品涵盖母猪料、乳猪料、浓缩料和预混料等全系列产品,年产能达10万吨,销售额突破4.5亿元,今年产量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山东丰沃新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基地总经理 魏永国:吃了多少料、涨了多少重量,就是多长了多少肉,很直观地能看到那个投入产出比,最后就能算到,叫钱肉比。
在丰沃新农的实验室里,一套覆盖6.5公斤仔猪到120公斤长成猪的全程饲喂程序,清晰罗列着每阶段饲料产品、用量、使用天数、预期增重、料肉比等核心数据。企业呈现给合作伙伴的,不再是过去“爱吃能长 皮红毛亮”的模糊感官描述,而是可落地、可追溯的数据表格,能够实现“按天管控、按周核算”。
山东丰沃新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帆:我们实际卖饲料卖的是核心数据,不是卖这个表面这些东西,那你比方这周豆粕成本低了,多用点豆粕,下一周这个菜粕成本低了多用点菜粕,随时都调。表面看是豆粕(或其他原材料),但是核心数据是一样的,真正核心数据是氨基酸、蛋白这些,是核心指标。哪些原料能给它提供这些营养指标,然后它的成本又低就用哪些原料,但是它的营养的这个指标都是稳定的。

数据化的底气,源于企业对品质的极致坚守。在丰沃新农,原料进场需过“双重关”:安全性检测环节,国际一流的霉菌毒素快速检测设备20分钟就能出结果,黄曲霉、呕吐毒素等指标一旦超标直接退货;功能性检测环节,蛋白、氨基酸等营养指标必须达标。生产过程中,半成品、成品还要经过多轮抽检,确保每一袋饲料的品质稳定。凭借过硬的品质管控,企业先后荣获“农业部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企业”“瞪羚企业”等多项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