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气温走低,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这类疾病发病急、风险高,尤其对中老年人群威胁较大。如何科学预防、应对突发症状?让我们一起看看潍坊市高新康复医院专家为市民带来的秋冬“护心”实用指南。
医生介绍,秋冬寒冷天气会刺激人体血管急剧收缩,导致血压骤升,同时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发血栓,显著提升心梗、脑梗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需警惕。
潍坊市高新康复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王有军:
针对气温下降,这些老年易感人群,尤其是合并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既往有过心脑血管疾病的这类患者呢,第一点就是在气温骤降的时候做好保温,因为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产生很多不适的变化,一定要及时添衣;第二点就是要及时监测血糖、血脂、血压,使这些指标达到一个理想值,如果说持续的血压、血脂、血糖升高的,要及时进行调整药物。
除了规范用药和监测指标,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防线”。医生建议,饮食上要坚持低盐、低脂、低糖原则,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减少油炸、腌制食品摄入;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清晨低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中午或下午气温较高时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身体微微发热为宜。
潍坊高新区康复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王有军:
如果患者在家中出现心慌、胸闷、胸胀、心绞疼等一些不适症状的,建议及时拨打120,减少路上耽误时间,得到有效地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