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满城风华 从河说起 —— “潍坊白浪”溯源之旅
来源:潍坊白浪  日期:2025年09月13日


文丨周锦江 曲洁

一河碧水,穿城入海。

从沂山北麓的第一滴清泉到渤海之眼的最后一朵浪花,当七夕的星光洒向渤海之滨时,我们沿着这条蜿蜒127公里的潍坊母亲河,用整个春夏的奔流,完成了一场跨越山海的壮美奔赴。

溯源,是为了不忘来路;前行,方能明辨方向。

溯源白浪河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探寻,更是一场文化与精神的寻根之旅。我们从昌乐鄌郚镇的打鼓山启程,沿着河流的脉络,寻找这座城市最本真的模样。在这里,每一滴水珠都映照着潍坊的过去与未来,每一段河道都诉说着生生不息的传奇。

沿河而行,我们看见了生态治理的浪漫诗篇。

马宋水库的兴建让白浪河不再肆虐,杨庄拦河坝的数次更迭守护着城市的安全,禹王湿地的治理让盐碱荒滩蜕变为鸟类天堂,北辰绿洲成为骑行爱好者的生态秘境。这条河的变迁,恰是一座城市与自然的对话。清波映照着蓝天,白鹭翩跹起舞,这条翠绿的生态廊道,将城市乡村、田野湿地串联成景,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顺流而下,我们聆听了经济脉动的时代交响。

白浪河浇灌出“昌乐西瓜”“固堤西瓜”的甘甜,创造出年产值数十亿元甜蜜产业;孕育了鄌郚镇“一把吉他连接世界”的产业传奇——年产吉他200万把,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见证了泰华城与城市共成长的发展梦想。从田间地头到世界舞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制造,白浪河见证着产业转型的华丽蜕变,汇聚着现代农业的绿色希望、高端制造的智慧火花、创新企业的时代强音。

溯流而上,我们触摸到了人文精神的悠长咏叹。

在营丘镇感受三千年古齐文化的脉搏,在窦公渠旁感叹唐代县令的水利智慧,在孝母湾聆听孝义故事,在奎文门前看挂满的祈福红牌。这里既有龙山文化的古老印记,也有风筝文化的飞天梦想;既有青铜器上的铭文记忆,也有年画版上的斑斓色彩。厚重的历史文脉与鲜活的城市记忆在白浪河两岸交织,塑造了潍坊人崇文尚德、孝义传承的精神气质。

河如其城,城似其河。

白浪河自洁功能极强,山洪过后即恢复清纯洁净,这种自我更新的能力,恰如这座城市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她从涓涓细流到奔涌入海,展现着向前冲刺的执着精神;她接纳众流、汇聚成河,彰显着包容并蓄的博大胸怀。这些品质,正是潍坊城市精神的最佳写照——崇文尚德塑其骨,惟实励新铸其魂,开放包容展其怀,自信图强扬其志。

这是一场中国式的浪漫:如风筝飞天,牵着千年梦想却心系大地;如吉他鸣响,奏响传统韵律却连接世界;如西瓜甜美,扎根乡土却香飘四海;如盐碱地蜕变,历经磨难却焕发新生;如渤海之眼,立足当下却仰望苍穹。这些浪漫,编织成潍坊人共同的精神图腾。

渤海之眼摩天轮轻轻摇转间,仿佛在诉说着:溯源之旅的终点,正是潍坊走向世界的起点。河水依旧奔流,城市永不停步。白浪河所代表的,不仅是生态治理的“潍坊借鉴”、文化传承的“潍坊样本”,更是一种拥抱大海、联通世界的“潍坊浪漫”。

满城风华,从何说起?——从河说起。

河水不息,奔流向海;城市新生,永续前行。当白浪河的最后一缕清波融入渤海的万顷碧蓝,当七夕的星光为这场浪漫奔赴轻轻加冕,潍坊的故事,正在每一朵浪花里绽放新的传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 杨涛 二审:柳翠瑛 三审:周锦江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