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善之区 品质新城 日期:2025年08月08日
为深入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助力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与社会实践能力,新城街道深入贯彻“青鸟计划”工作安排部署,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23个优质实习岗位,既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认识社会、了解基层、锻炼自我的宝贵平台。
“小青鸟”实习进行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党政办公室的实习,为我打开了观察基层治理的窗口。社区督导检查时,那些被反复核对的台账,实则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原来基层工作不是课本里的理论,而是在一次次沟通中找政策原则和居民需求的平衡点。
会务布置看似简单,摆席卡、理材料、顺流程,处处藏着讲究。一场流畅的会议,能让决策高效传递,而这些不起眼的铺垫,恰是确保政令畅通的隐形基石。
这段实习揭开了“基层工作”的抽象标签,让我看见政策落地的真实肌理——它藏在与居民的家长里短中,写在督查整改的脚步里,显在会场的每一处细节上。这种从“知”到“信”的认知跃迁,或许就是基层实践给予青年最珍贵的成长礼物。
这次实习是我大学生涯中一堂深刻的“基层实践课”。“返家乡”的契机让我跳出校园的理论框架,真正触摸到基层治理,更让我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了具象而深刻的认知。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的是团员关系转接的业务。看似常规的业务,背后却连着无数青年与组织的情感纽带。在协助整理街道团员情况时,我也看到许多青年党员、团员在社区治理、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中冲锋在前,他们用行动诠释了“青年与时代同频”的深刻内涵。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常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而基层正是践行这份初心的广阔天地。
这段实习时光,让我对基层宣传工作的严谨与温情有了深刻体会。文稿撰写让我触摸到了基层宣传的脉搏,每一篇文稿不仅是政策精神的“传声筒”,更是连通民心的“连心桥”。那些经过反复打磨的字句,既要精准对接政策要求,把“大道理”转化为群众能感知的“身边事”;又要敏锐捕捉街坊邻里的真实诉求,倾听群众的真实感受。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懂得,基层宣传工作既要守好“铁规矩”,也要用好文字的“软力量”。每一份归档的材料、每一篇发布的文稿,都是连接政策与群众的纽带,这份为民服务的责任将一直激励我前行。
实习的这段时间,不仅让我对城市规划工作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更让我体会到基层工作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燃气安全排查专项工作。参加培训、整理资料、入店排查、开展宣传、复查督促整改……系列工作我看到了同事们严谨细致的态度,也看到了跨部门协作的治理合力。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明白,城市的美好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基层工作者的付出。未来,我将把在实习中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金马社区的志愿实习中,我深度参与了基层服务工作,收获颇丰。其中,我参与到了残疾人统计工作中,逐户核对信息,耐心倾听需求,协助完善社区残疾人档案,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精准帮扶的温度。在门店消防检查时,我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排查安全隐患,向商户讲解消防知识,既强化了自身安全意识,也明白了社区安全管理的细致与严谨。
这段实习经历,让我看到社区工作的每一项任务都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基层工作者的耐心与担当更让我敬佩。未来我会继续投身基层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此次“小青鸟”们的归巢之旅,是新城街道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为党育才的重要实践,是青年人才与基层发展的“双向奔赴”。下步,新城街道将坚持“党建带团建”机制,持续深化“青鸟计划”“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等品牌项目,搭建更广阔的平台,服务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引导更多优秀的“小青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