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的品质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关乎着日常生活的安全、便利与舒适程度。新城街道积极作为,通过“办好一件民生实事”项目扎实推动辖区小区品质持续提升,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多项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如今,许多小区正发生着一系列实实在在、清晰可感的改变,居民的幸福感在自家门口“提档升级”。
车棚“安家”,充电更放心
“现在车棚建好了,下雨天不用担心车子淋湿,充电也规范了,心里踏实多了。”家住玉清社区东方家园小区的业主王先生夸赞:“社区和物业这次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上!”东方家园小区只有两栋多层楼房,此前未规划非机动车棚,居民的电动车只能露天停放在单元门前,如遇下雨天气,不仅无处停车,还可能出现电动车上楼的安全隐患。为满足业主停车和充电需求,社区协调物业多次实地勘察,将其列为该小区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新车棚于6月份建成使用,配备10余个充电插头,可停放30余辆非机动车,彻底解决了该小区“停车难、充电难”的困扰。
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难问题成为很多小区居民的烦心事。今年来,街道共有32个小区将新(扩、改)建非机动车棚列入“办好一件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街道已建成充电车棚37处,新增充电插口1292个。
技术“破局”,用水更安心
前期,府佑社区十甲花园C区部分业主反映家中水压低且水表走数异常,为保障居民正常用水,物业当晚便联系专业测漏人员现场勘查,发现小区自来水主管道存在漏点。由于管道经过十甲路,人、车流量较为密集,为最大程度降低对居民出行的影响,物业联系专业维修人员采用顶管技术完成管道更换。
技术破题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居民在维修期间“用水无忧”?物业提前向社区报备,社区书记随即联系消防大队,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物业同步在居民群发布预告通知,实时汇报工作进展,用水的业主可以随时把水桶放在小区门口,由物业安排专门工作人员,从十甲花园B区为居民接、送水,对于出行不便的居民,由物业直接送水上门,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仅用1周左右的时间,自来水主管道便全部维修完成。
“这种跟业主‘双向奔赴’的信任,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有信心把服务做细做实。未来,我们会持续聚焦业主需求和品质提升,为业主提供更加精细的服务。”十甲花园C区物业经理李萍说。
路面“问诊”,出行更顺心
水岸华府小区最早一批建成于2006年,由于建成时间较长,小区部分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不仅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美观,也给居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发现这一问题后,社区党委将小区破损路面维修确定为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由物业出资,按照“有破损即维修”的原则,对小区内各个路段进行逐一排查和修复。
“原来老是担心孩子摔了磕了,现在有点破损接着就修,带孩子出来玩更放心了。”小区居民张女士说。
东方社区润地凤凰城小区,新建2个车棚,新增充电桩110个;北海社区清荷园小区更换、维修1300米的路灯线路;鸢飞社区热力公司宿舍小区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今年以来,新城街道从小区基本情况和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在街道、社区、小区层面确定民生实事336项,目前已完成246余项,这其中有看得见的硬件提升,也有感受得到的服务升级。
下步,新城街道将持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用“绣花功夫”推进小区品质提升,让每一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地,全力打造宜居优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