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给社区里添点年味儿
来源:潍坊高新传媒  日期:2025年01月20日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潍坊高新区,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年味越来越浓。

在新钢经济发展区钢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蔡桂贞正在剪福字,巧手上下翻飞,喜庆气氛呼之欲出。

从不会剪纸到自学成为社区剪纸班的老师,蔡桂贞用她的热情和才华,激发了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为社区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剪纸结缘


2021年,渭水苑(三期)小区迎来一位“新邻居”——新钢经济发展区钢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为了打造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盼着来、经常来、还想来的儿时记忆中的“场院”,钢城社区便想通过挖掘“社区能人”去开拓“身边人”,会剪纸的蔡桂贞被选中了。

蔡桂贞用了一两年的时间自学剪纸,并把满意的作品分享到网络上。

很快,她的作品便被社区工作者们看到,他们向钢城社区党委副书记李梁婷推荐了这位“剪纸师傅”。

“这不是我蔡姨嘛。”当李梁婷看到这位大家口中的“剪纸师傅”时,才发现竟是老熟人。

因为工作原因,两人已经有过多次交集。在李梁婷的邀请下,蔡桂贞爽快地答应了来社区当一名剪纸老师。

2023年10月20日,蔡桂贞剪纸工作室正式成立,地点就在那栋“办公小楼”。



剪出精彩


一听到社区要开设剪纸班的消息,居民杨素敏便立刻报名,成为第一批学员。起初,她只是想借此机会学习一门新技术,打发些时间。然而,这一尝试却意外地激发了她对剪纸的浓厚兴趣。

跟着蔡桂贞学习剪纸没多长时间,杨素敏的家里便摆满了她的剪纸作品。为了能珍藏这些心爱的作品,杨素敏自费数百元购买了画框进行装裱。

“买画框花了好几百,剪纸还没有画框贵”,虽然剪纸让杨素敏投入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但感到很有意义。

在社区当义工的小区居民庞丽芬,看到剪纸课越来越受欢迎,便想通过剪纸来培养静心和耐心。

“能剪个‘福’字就不错了。”起初,庞丽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并不高,不过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家里人比她还要积极。

一听她要去参加剪纸课,闺女特意为庞丽芬买了一把更为顺手的剪刀。每到周二下午上剪纸课,她还会准时催促庞丽芬:“到点了,还不快去?”

在闺女的“监督”和蔡桂贞的悉心指导下,庞丽芬从最初的生疏笨拙逐渐变得游刃有余。她不仅学会了静心与耐心,更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



纸为传承

剪纸课开班后的三、四个月,蔡桂贞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在聚会上,她一如往常地分享自己的剪纸作品,向老友们诉说着这段时间的点滴与收获。当话题转至她所开设的剪纸班时,一位老同学突然来了句“你得让孩子们也都学习啊”。

这句话似乎点醒了她。

在社区的期望和老同学的提醒下,蔡桂贞也意识到手中的剪刀与红纸,承载的远不止个人的爱好与追求。

自此之后,蔡桂贞投身于社区活动的热情愈发高涨,她不定期地穿梭于周边各个小区,将剪纸技艺教给感兴趣的人。附近的学校也会组织学生来蔡桂贞的剪纸课上参观学习。并在社区的组织下,蔡桂贞与剪纸班的其他几位姐妹走上公益市集义卖剪纸作品,走进老党员家中,送去承载着深情厚谊的剪纸祝福。

如今,剪纸已经成为钢城社区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与交流。而这一切,都源自那把见证了无数创意与汗水的剪刀,那张承载着无数故事与梦想的红纸,以及蔡桂贞那颗永远对传统文化充满敬畏与热爱的心。




编辑: 卢文璇、杨涛 责任编辑: 马汶君 二审:柳翠瑛 三审:周锦江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