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潍坊高新区锚定“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担当,聚力科技创新,增创发展优势,不仅形成潍柴、歌尔这样的行业龙头,还培育出一大批技术领先、前景广阔,掌握细分领域话语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们虽然体量不大,却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和坚实支撑。从今天起,本台推出“聚力攻坚 向‘新’而行”专栏,全面展现潍坊高新区新兴产业的无限成长潜力和蓬勃发展活力。今天播出第一集——《奥新医疗:突破医用磁共振成像 打造国货之光》。
近日,山东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联合会公布2024年“山东制造”品牌认定名单,潍坊高新区企业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3.0T四肢关节磁共振成像系统成功入选,这款产品有哪些独门绝技?
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 刘宇:
“这是一组成像对比图,右边的是用我们3.0T四肢关节专用核磁(磁共振)做的,左边的是我们医院里常规的3.0T通用型核磁(磁共振)做的,从这个图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关节软骨、韧带、骨小梁结构,我们显示得都更清晰,达到了微米级别的成像,所以对临床的诊断或者治疗来说,是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
微米级成像的背后是企业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磁共振成像设备横跨十多个学科,工程实现难度大。2019年,奥新医疗向这一领域发起攻坚,立志打造一款中国人自己的专科化医学影像设备,在物理设计、算法设计、磁共振脉冲序列时序设计等软硬件方面从零起步研发。
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 刘宇:
“要实时监控超导磁体的内部的一些状态,这个过程是非常难的,我们会在这个超导磁体里放置各种各样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然后通过实时的数据,去实时地优化我们的算法,最终经过千锤百炼,才形成了一个合格的、高性能的超导磁体。”
奥新医疗先后突破高场强高均匀度超导磁体、高梯度场高切换率梯度线圈、整机成像技术等行业难题,3.0T四肢关节磁共振成像系统获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中国首张该类型产品注册证、山东省首张三类医疗器械磁共振生产许可证,弥补了山东省无磁共振自主品牌的短板。目前,已在山大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北京一脉阳光、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装机运行,并与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十余家国内头部医疗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培勇:
“这个设备完全是一个国产设备,大到从超导磁体,整个超导磁体的研制设计、制造,小到一个电流引线,一个超导的接头,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再到成像系统这里面的成像算法、成像的软件以及扫描的序列,都是咱们的人员自主开发的。”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3.0T四肢关节磁共振系统实现产业化不久,奥新医疗又向1.5T大孔径介入治疗磁共振发起冲刺,目前已突破超导磁体、大孔径高性能梯度线圈等核心技术。
山东奥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培勇:
“像非血管组织的肿瘤,原来采用的介入CT进行治疗,它是单轴的二维成像,不利于选择最佳的穿刺路径。那么咱们这个1.5T介入诊疗磁共振,它是三维成像,XYZ轴任意切面、任意方向都可以成像,医生就可以通过这个图像,选择一个最佳的路径、最安全的路径进行手术,这款产品也是一种首创。”(潍坊高新融媒记者:聂玉金 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