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期间,针对企业面临的产销供需难题,经发局立足职能、强化服务,深入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帮助企业拓市场、扩订单、找销路,全心全意助力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力提速工业经济发展,以真学实干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建立产品供需台账。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及企业需求,以优化服务、助企纾困为目标,将企业产销难题纳入调研课题。选派全局32名党员先锋为服务企业专员,深入开展“遍访企业”活动,下沉企业深度对接,全面摸排产品信息,列出企业供需清单,建立产品目录和需求目录台账,定期调度推进,精准匹配供需双方需求。今年以来,共征集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2个行业领域101家企业180余种优势产品目录和59家企业需求目录。
搭建企业供需“直通车”。围绕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强链、补链、延链,多次开展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系列活动,发挥政府牵线搭桥作用,为地产地销、配套合作搭建平台。截止目前,先后组织50余家企业参与“区县行”“行业行”“企业行”的多对多、多对一、一对一现场洽谈及专场对接,天瑞重工与晨鸣集团、万山集团、滨海石化等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累计开展4场不同行业领域专题对接会,其中潍柴新能源专题对接会议上26家意向配套企业与潍柴新能源现场对接,7家企业拟与潍柴深度合作; “我为企业找订单”重点企业实地行-福田汽车专题推介会,促成全市8家重点企业与北汽福田达成采购意向;医疗行业部门行活动促成区内沃华医药、奥新医疗等企业与市内重点医院建立直接联系;开展高端装备企业“走进福田”活动,41家本地高端装备企业参观福田车间产线。积极开展县域间合作,联合昌邑、青州、诸城等开展对接活动4次以上,进一步拓展合作区域范围、增加合作机会。
构建产业配套生态体系。着眼打造“互为上下游,形成产业链”的产业生态圈,整合“上游+下游”“链主+链条”资源,通过市级“链万品”平台等互联网途径及时发布产销信息,进一步打通信息流、打破信息差,提升供需对接活动的数字化、智慧化,加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和协作配套。以潍柴、福田专场对接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宣传报道,推动“找订单”活动品牌化,提升活动知晓率及影响力,引导更多企业参与产销对接、使用本地名优产品。今年以来,21家行业龙头企业市内采购额达100亿元,同比增长20%,潍柴新增15家配套企业,30家企业与福田达成配套意向,有效扩大了本地采购量,提高了本地配套率,推动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强产业链协作,牵引带动链上企业整体提升,初步形成本地企业互融互通、互配互采的产业共赢生态,进步打造本地企业一体化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