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真正解民情、听民意,做好基层工作?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深入群众,倾听百姓心声,一定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汶泉发展区党建办副主任陈秀娟给出的答案。
扎根基层26年,她在党建、计生、社保、民政等多个岗位锻炼,成为同事眼中的业务“多面手”,居民心里的“主心骨”。
2022年8月份,高新区正式启动汶泉发展区城市更新。作为专班成员,陈秀娟先后承担了辖区东单和东北段两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搬迁任务。
“东单合作社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底子相对薄弱;东北段合作社历经多次搬迁,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查民情方能解民忧。一上任,陈秀娟就与小组工作人员走访群众,摸清居民底数,对每户的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注重倾听群众意见及个人诉求,并有针对性地逐项为居民解决问题。
在陈秀娟看来,居民是否理解政策,主要看宣传解释是否到位。
“陈姐经常和我们说‘不能让一户百姓在城市更新路上掉队’‘要让每一个居民都要对搬迁上楼后的新生活充满希望’。”陈秀娟所在城市更新小组成员王法乾说。
而让王法乾印象最深刻的,是东北段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一户居民。这户居民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处理,拒绝签订搬迁协议,并和工作人员打起了“游击战”。居民白天不在家,陈秀娟就和小组成员晚上去,工作日不在家就休息日去,通过不厌其烦上门交流、电话沟通、见面约谈等形式,做好政策宣传和疑问解答工作,最终赢得了居民的理解。工作人员还主动帮助居民搬家、联系协调仓库,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搬迁之前我们有很多顾虑,担心离开故土后生活无法保障,是陈主任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释、解答,让我们打消了顾虑,她就是我们居民的‘主心骨’。”这是东单和东北段两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居民最暖心的评价。
目前,东单和东北段两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搬迁率达到了98%以上,其中东单股份经济合作社百余户居民在今年上半年选房上楼,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直是基层治理的工作重点之一。“抓问题,就要抓关键。”工作中,陈秀娟注重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员旗帜引领,牵头擦靓“党建+”品牌,带动5个社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睦社区”。2020年,在陈秀娟的推动下,汶泉发展区在全区率先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建立完善青年人才信息库,打造集培育、选用、锻炼于一体的人才成长平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我们采取了‘个人申请、组织推荐、党委考察’的方式,创新推行‘线上+线下’人才吸纳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充实支部力量。目前,已经储备了青年人才后备力量636名,主动接收青年党员40名,培养发展青年党员8名,择优推荐入党积极分子14名。”陈秀娟说,通过党员示范带动,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助力党群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形成。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陈秀娟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伟业绩,但她怀着亲民爱民的满腔热血将26年的美好时光,默默奉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基层一线,连续多年获得多项先进个人荣誉。
“不管岗位如何变动,不管身份如何改变,我始终不断告诫自己要做一名有群众情怀的基层工作者,更要做一名有担当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陈秀娟说。(潍坊高新融媒记者:柳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