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潍坊高新区:“花式”劳动 快乐课堂
来源:潍坊高新融媒  日期:2023年11月30日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要途径。潍坊高新区各学校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丰富区域课程群,聚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创新劳动教育模式,系统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形成区域整体推进劳动教育的“高新”模式。

走进高新区大观学校的悦木课堂,社团的同学们正在上一节木工特色课程。老师一边讲解木工知识,一边演示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同学们戴着手套,认真学习如何规范操作线锯、锉刀等木工工具。

高新区大观学校学生 王铭钰

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木工的工具,比如锯子、锉子,我还做了很多木制的手工作品。

大观学校围绕“劳以养德,行以求知”的劳动教育课程理念,以传统文化为引领, 打造了功能齐全的木工教室,开设创新劳动教育的木工特色课程,让学生在“玩——作——创”的木工活动中学习劳动技能、磨练劳动意志、体会“工匠精神”。

高新区大观学校劳动教研组长 任爱玲

我们希望把中国传统木艺通过教育的模式进行传承,帮助孩子提高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我们也配备了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保障孩子们上课的安全性。

像这样精彩充实的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在高新区学校遍地开花。“立冬萝卜,小雪白菜”,近日,高新区汶泉学校“东坡田园”劳动基地里的大白菜喜获丰收。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高新区汶泉学校传统文化老师 董传鹏

我们将劳动教育贯彻日常学习生活中,种植时令蔬菜,孩子从中感受到了种植的乐趣。

为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传统农耕文化,汶泉学校利用学校地理优势,面向师生和家长先后征集千余件闲置农耕用具,并为每一件展出的用具制作了资料卡片,生成课程资源二维码,方便学生查看。

高新区汶泉学校传统文化老师 董传鹏

收集了很多老物件,开展一个红色教育纪念馆,让孩子真正地传承中华文化,走进农耕文明。(潍坊高新融媒记者:柳翠瑛 郭鑫)

责任编辑: 于杰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