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走在前 挑大梁·文化“两创”担使命丨根植优秀传统文化 匠心打造时代文艺精品
来源:闪电新闻  日期:2025年11月28日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7日讯 山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批彰显中国气派、山东特色的文艺精品在全国舞台上叫响。

眼下,热播剧《我们的河山》和《生万物》取景地热度不减,不少观众前来打卡体验。

融合实战演艺和红嫂故事情节,临沂市沂南县常山庄村打造的《火线桥》《妇救会》等十多个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触摸红色记忆。

以系统谋划推进文艺繁荣。山东遴选公布“齐鲁文艺高峰计划”第三批重点项目120个,电视剧《我们的河山》《生万物》先后登陆央视黄金档,实现了主流价值与市场口碑的双赢。

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山东大学特聘教授赵德发说:“在创作过程中,沂蒙精神给了我启发,父老乡亲们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抗争,顽强坚韧地面对生活,一心想把日子过好的心气,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民族血性,这些都成为我作品中的精神内核。”

充分利用“沂蒙精神”红色资源优势,山东积极培育拓展影视服务业,保证一批又一批经典影视剧顺利创作完成。

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总经理袁丰坤说:“配套建设了供各类题材的影视剧拍摄的常山古村、沂州古县城、红色古战场等场景100多处,已经拍摄了《生万物》《我们的河山》《红高粱》等450多部影视剧。 ”

除了影视剧, 《戏宇宙》《黄河文化大会》《中国礼 中国乐》等文艺节目也创新艺术表达形式,实现“破壁”传播;《文脉中华——春秋》《武梁祠》《国宝在山东》《大河之洲》等纪录片则深度展现中华历史遗产和生态文明瑰宝的无穷魅力。

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大河之洲》第二季执行总导演贾海宁说:“通过黄河三角洲,它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的、自然资源的禀赋,我们能够把它作为展现我们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中国实践、中国智慧,能让中外的观众感受到山东之美、黄河之美、中国之美。”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我省年均新创作推出各类大型剧目40余部、小型剧节目100余个(项),民族歌剧《沂蒙山》、京剧《燕翼堂》、广播剧《山海渔歌》、图书《爹》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话剧《烟火人间》获评文华剧目奖,烟台海阳大秧歌《老少爷们扭起来》获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深入推进“山东文脉”工程,近年来山东领衔担纲了全球汉籍合璧工程、《永乐大典》以及《中华医藏》《子海珍本编》等国家重大项目,《齐鲁文库》《儒典》《齐书》等成果不断涌现,文化“两创”正以充沛的激情和生动的笔触,为这个时代立传、画像、明德。


责任编辑: 常卫卫 二审:周宗贤 三审:马勋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