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电梯什么时候换好呀?”
“快了,这回真快了!”
女儿萍萍仰头问,王雅琼俯身答。这对话重复了多次,但这次不一样——新电梯的钢架已高高立起。

45岁的王雅琼住在青岛市李沧区百通馨苑6区1号楼顶楼。2008年买房时,她相中的是这里配套齐全、离学校近。而十几年过去,越来越老旧的电梯却让她烦心。
“老人带老大时夸电梯稳,带老二时就抱怨有些晃,念叨‘把房卖了吧’。”她也动过念头。可站在窗前,金水路小学就在马路对面,王埠中学今年刚招生,她对自己说:“为了孩子,忍忍吧。”
去年,百通馨苑4区换了新电梯。她去看了看,平稳又安静。可一打听每户平均要摊四五千元,顶楼更是要摊近万元,她的心凉了半截:“平时维修,几百块钱都难凑,何况几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增加政府资金用于民生保障支出”。
青岛市借助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将使用超15年、故障率高的电梯纳入首批更新范围,每部补贴15万元。百通馨苑入选,56部电梯的更新规模,使其成为青岛最大电梯换新项目。政策明确,居民仅承担少量费用。王雅琼所在的顶楼13楼,分摊费用从近万元降到340元。
社区党委迅速组建起43人的“敲门行动”志愿者队伍,其中就有王雅琼。
39户,她一户户跑。有人不信“天上掉馅饼”,她指着红头文件耐心解释;有人搬走了,她周末找上门;有人担心后续费用,她详细说明“全生命周期管理”——十年保修加后续保险。
仅两周时间,39个红手印,就像火花,点亮了老楼新的希望。
业委会组织了3场品牌推介会,让居民亲手试、亲眼瞧。物业提前规划施工方案,尽量少扰民。

11月6日,小区正式启动新电梯加装工程。超大按键方便老人,智能屏幕实时显示运行状态。这些,都与过去的老旧电梯形成鲜明对比。
据悉,青岛市今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9000余万元,将对全市625部老旧电梯实施更新。首批32部已启用,160部正施工,其余有序推进。百通馨苑这个曾被老旧电梯困扰的小区,成了示范点。“国补助力,340元就能用上新电梯,上楼路顺当了。”王雅琼不由感叹。
青岛市李沧区虎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宋磊表示,“我们以超长期特别国债为契机,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居民,让居民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实干行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