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潍坊聘任百名科技副总,意味着什么?
来源:  日期:2025年11月06日


“企业家日” 是潍坊尊重企业家的一个独特标识。11月1日,我市召开2025潍坊市企业家大会,以最高礼遇致敬企业家,为他们送上一份沉甸甸的“智力大礼”——百名科技副总工程师代表接过聘书,成为会场引人注目的亮点。

聘任百名科技副总工程师,政企同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此举在潍坊掀起一股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热潮。

2025潍坊市企业家大会现场

人才为钥

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潍坊当下之急,也是未来的出路所在。市委书记刘运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这份紧迫感,已转化成为潍坊特色的创新实践与路径,其最新落子,便是在本次企业家大会上重磅推出的聘任百名科技副总工程师。

  用科技副总这把钥匙打开企业创新的大门,在潍坊,并不是首次尝试。乘着全省选派科技副职的东风,潍坊从2021年开始,就着眼服务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面向全国重点高校院所,选聘了五批次620名专家人才担任企业科技人才副总,搭建起校地校企合作通道,与全国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加速了创新资源要素向潍集聚。

  据了解,此次聘任科技副总工程师,是潍坊市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实施智联百校·赋能千企行动的一次深化和提升。在选聘中坚持优中选优,重点面向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精准对接联系了100名专业技术水平高、研发创新能力强、能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教授,到93家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工程师,更大力度推动校地校企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曹瑞武挂职担任高密市科技副市长,此次受聘为科技副总工程师,在他的帮助下,孚日电机成功突破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高效永磁电机等系列产品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企业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长至连续三年突破2亿元,本人通过潍坊市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在山东旭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郭朋华已担任科技人才副总4年多,助力企业攻克冷却塔能效瓶颈难题,推动热效率提高15.6%、通风量增加19%、原材料消耗降低12%,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

  在郭朋华看来,科技副总工程师聘任机制非常好,一是让高校院所教授们的科研成果从校园走进企业形成了产业,二是在企业任职也让他们的研发更有方向。

  坚持党委政府、高校院所、广大企业三方协同发力,潍坊推行企业出题、政府牵线、高校答题、转化落地模式,实施校地干部双向交流挂职,除选聘科技副总工程师外,还分批选派180名干部常驻高校院所担任科技人才专员,为企业这一创新主体与高校院所这一创新策源地牵线搭桥,推动合作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工程师实习实践基地等133个校地合作平台,落地转化科技成果、开展联合技术攻关1400余项。

  在昌邑市,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与山东浩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政校企联动合作的典型,推动共建汽车精密行驶件制备技术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科技副总工程师助力企业新型高强韧铝合金轮毂与组合轴承应用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这次百名科技副总工程师“落户”当地企业,无疑将会为潍坊的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

借脑引智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架起创新“高速路”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潍城区的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看到技术人员正加紧生产发往安徽和浙江两地的订单,这批订单包含了装配式建筑钢梁全自动一次成型生产线、组焊矫一体机等多款核心产品。

  智迈德股份有限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装配式建筑智能装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于一体,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工业母机领域持续发力,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公司总经理杨椿告诉记者,科技副总工程师王栋在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上功不可没。

  据介绍,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栋开展了包括新型VOCs净化材料研发等系列科研项目6项,指导公司申报的“高强钢中厚板大型钢结构机器人焊接关键技术及智慧化生产线研发”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科技副总工程师扎根企业一线,凭借自身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为企业架起创新发展的“高速路”。

  “企业的优势是市场和生产,高校的优势在于理论和研发,我们‘科技副总工程师’就是做那个‘问题从产业中来,成果到产业中去’的‘破题者’‘摆渡人’。”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丁显廷,现担任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工程师,他如是形容。

  丁显廷与企业联合开展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与生化分析仪研发,组建24人专项团队,攻克高精度取样等技术,创新液路恒温预热系统,推动仪器参数达到行业先进,获授权专利5项。

  浙江大学理学院教授张玉红担任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工程师,带领团队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助推新和成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实现M醇产业化的企业,销售额每年超6亿元,增强了企业在高端香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工程师张海刚,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教授,将联合企业开展面向AI人机交互的高性能语音与振动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全方位提升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精准度。

  通过精准选聘、共用共享,将“高校智库”转化为“企业智囊”,在潍坊,科技副总工程师们正在书写着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精彩故事。


在2025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山东行(潍坊)暨重点高校校地合作对接交流会上,39家单位与我市联合发布携手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倡议。(资料图)

生态赋能

让更多“千里马”既来之又安之

  从扎根企业的科技副总工程师,到驱动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他们始终是潍坊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

  作为一座爱才敬才的城市,为让更多“千里马”在这里竞相奔腾,潍坊千方百计,不遗余力。

  潍坊拿出一座城的诚意与礼遇推动校地协同联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率队走进北大、清华等30多所高校对接,印发《潍坊市分产业领域组织企业到省外高校院所精准对接工作方案》,创新“市级领导重点联系、县市区和部门分头包靠”工作体系,先后举办工信部直属高校走进潍坊、山东大学潍坊日等活动400余场,“智联百校”通达133所知名高校院所,全力推动高校科研智慧与城市坚实产业基础“珠联璧合”,碰撞合作火花,共创美好未来。

  在9月16日成功举办的2025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山东行(潍坊)暨重点高校校地合作对接交流会上,来自30所知名高校、3个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和企业、协会、基金等领域的245位专家领导齐聚一堂,推动工信部直属7所高校分别在潍坊设立技术转移中心,16所高校成为招生就业合作共建单位,39家单位与潍坊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携手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倡议,新达成合作意向110余项。

  作为一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兼具明显优势的“硬核”城市,雄厚的产业家底,为人才创新提供了真实试验场景和广阔应用空间;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力支撑。截至目前,潍坊已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数178家,建成“国字号”“省字号”创新平台952家,去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4.6%。

  除了资源和平台,潍坊大力实施人才生态优化行动,努力营造“潍爱唯才”最优“生态圈”。

  构建人尽其才的创新生态。主动站在“企业侧”“人才侧”改进“政府侧”,大力实施人才服务质效提升行动,发放“潍坊惠才卡”2796张,筹建人才公寓1.1万余套,全力解决人才住房安居、子女教育等关键小事。设立潍坊人才日,优化提升潍坊人才公园,评选首届潍坊杰出青年人才和卓越技能大师,奖励人才潍坊伯乐,打造成就事业、逐梦远航的“诗和远方”。

  心安之处即是家。潍坊不仅是一座需要人才的城市,更致力于打造一座人才需要的城市。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249万人,引育国家级重点人才185人、泰山系列人才441人,人才竞争力指数居全省第3位。

责任编辑: 常卫卫 二审:王帅 三审:马勋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