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河湖星罗棋布,域内有405条河流,主要包括潍河、弥河、白浪河、胶莱河和小清河5大水系,建有大中型水库32座、重点调水工程28处。“十四五”以来,潍坊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精准发力夯实生态根基,着眼长远构建安全体系,全力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
突出抓修复,河湖环境发生新变化。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力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十四五”以来,实施重点河道生态补水6.13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减少346平方公里,严重超采区全部消除,地下水位回升4.58米,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00.8平方公里,建成省级以上幸福河湖74条(段)、数量全省第1,河湖长制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和水利部表彰,弥河获评全国“十年回响·河湖之变”十大典型案例。
突出抓防治,供水安全取得新成效。聚力现代水网建设,积极推进互联互通、联调联供、协同防控,“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潍河、弥河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1000余项,骨干水网长度突破900公里、覆盖率达89%,骨干河道防洪标准全部提高到50年一遇。累计投资13亿元新建改建水厂11座、铺设主管网530余公里、完成1185个村庄供水设施改造,农村集中供水实现全覆盖,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6%,城乡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突出抓监管,节水效能实现新提升。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有力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不超过河湖承载能力,“十四五”以来非常规水利用量逐年递增、2024年达到1.64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4.4%、22.8%,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率实现全覆盖。
突出抓转化,资源利用蹚出新路径。出台全省首个河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办法,峡山、高崖等水库“以鱼净水、以鱼养水”项目年营收超2500万元,潍河昌邑段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河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核算总值达16.59亿元,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创新打造潍坊“水银行”,完成水权收储超1亿立方米,交易水量2920万立方米、居全省前列。
面向“十五五”,潍坊市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水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