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既是“家事”,也是“国事”。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转变,潍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持续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构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激发“老有所为”活力等创新举措,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潍坊路径”。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守护最美‘夕阳红’”系列报道,看潍坊如何用心用情用力托起幸福“夕阳红”,让养老服务更有“温度”,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具“质感”。
晨光中,在潍坊高密市醴泉街道西关社区的活动广场上,老人聚在一起练太极剑、跳广场舞、休闲玩耍。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人练书法、吹口风琴……该社区是“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辖区老年人编织了一张温暖而坚实的晚年幸福守护网。10月23日,记者了解到,我市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好的健康服务、养老服务,过上更加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老人在社区活动广场上练剑。
惠老活动丰富多彩
社区老人幸福感满满
10月23日上午,在高密市醴泉街道西关社区的活动广场上,几位老人在练太极剑,她们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动作轻灵沉着、刚柔相济,身法潇洒飘逸,恬适安逸之感悄然弥散。
社区居民李秀香几乎每天都和同伴来这里练剑,锻炼身体、放松身心。“我们的社区广场别提多热闹了,大家经常聚在这里跳广场舞、休闲锻炼、下棋,每天欢声笑语不断。”李秀香说。
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里被建设成“德邻客厅”,涵盖好人工作室、翰墨书画苑、老年文体活动中心、舞蹈室、艾灸室等18个功能区域,形成集文化服务、体育健身、理论宣讲、学习教育、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明实践阵地。社区居民刘吉照正在这里练习书法,墙上悬挂着一些他和同伴的书法作品,“每天来这里练练字,互相交流心得,心情非常愉悦”。
当天,该社区组织开展了义诊活动,邀请高密市人民医院的专家前来,为居民免费测血压、血糖,提供心血管健康咨询、中医按摩针灸等服务,给老人提供了极大便利。“社区经常组织开展义诊活动,来的都是专家,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查体问诊。”73岁的社区居民张爱莲说。
在西关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组织志愿者给老人理发、表演节目,并给老人送来了牛奶、水果、饼干等重阳节礼物,老人在这里过得非常舒心。

高密市醴泉街道西关社区组织开展义诊活动。
探索全生命周期服务
为老人托起幸福晚年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高密市醴泉街道西关社区统筹资源建设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中心,与家庭签约医生、餐饮连锁企业、医疗应急救护机构等串联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西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蔡洪信介绍,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中心依托智慧平台,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壁垒,构建起“线上便捷预约、线下精准响应”的现代诊疗网络,老年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健康管理、医疗护理、老年康复及长短期托养、居家养老等一体化服务。
同时,西关社区精准聚焦老年群体多层次健康需求,积极推广康复辅具租赁服务,定期组织健康讲座、专家义诊,提供权威健康指导,助力老人树立科学康养理念。在保障辖区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重视对他们精神家园的构筑,社区内图书阅览室、书画室、文体活动室一应俱全,文艺演出、手工制作等社区活动精彩纷呈,丰盈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醴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艳介绍,今年9月份,高密市醴泉街道抢抓民政部在山东省试点推行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消费补贴抵扣政策的良好机遇,在西关社区德邻养老服务公司先行先试,通过全省“民政通”小程序,为符合申领条件的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办理800元/月的“即申即享”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电子消费券,帮助60岁以上失能老年人减轻照护支付压力,更好满足日间照护刚性需求,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已协助14名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申领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抵扣项目,每月累计申领电子消费券1万余元,助力社区养老服务扩面升级,努力构建政府有力主导、社会积极协同、家庭充分尽责的养老服务新格局,为社区老人托起幸福晚年。

社区居民在练习书法。
持续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
让老人享受更优质晚年生活
高密市醴泉街道西关社区老年人优质的晚年生活,是我市深入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潍坊市民政局获悉,我市近年来充分发挥现有1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各镇街区在社区建设中不断提高设施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水平,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同时,我市依据“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原则,构建了“友好空间打造、友好健康支撑、友好为老服务、友好社会参与、友好氛围营造、友好信息支撑”六大友好体系,涵盖加强社区适老居住空间建设,加强社区宜老公共环境建设,加强社区护老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大社区医康养结合服务供给,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大力开展社区助老服务,积极开展社区老年精神文化活动,推动跨越数字鸿沟等14项具体举措。力争今年底在全市分区域分层次打造一批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样板,大力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0年,全市符合老年友好型社区标准的城乡社区达到50%以上;到2035年底,力争全市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市民政局将继续努力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情、家庭有爱”的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四有”格局,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六大”体系,持续推进我市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要,让全市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