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位于诸城市的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修订的ISO 16650:2025《胎圈钢丝》国际标准正式批准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在胎圈钢丝领域主导国际标准制定,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成果成为全球行业准则,也让“中国智造”在全球橡胶骨架材料领域的影响力再迈新台阶。
从2023年6月项目立项,到多轮国际技术磋商,再到今天标准正式发布,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了两年多时间,把公司深耕胎圈钢丝领域20多年的技术沉淀 写 进了国际标准里。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窦衍君介绍,胎圈钢丝国际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对里面的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比如说新增更高级别的抗拉强度ST的控制要求,并首次开创性地对普强、高强和超高强进行了 公式计算,在镀层方面则删除了纯铜镀层的技术要求,并对里面高锡产品的技术范围进行了调整。本次国际标准的制定,是把我们自主研发积累的检测数据、多项专利成果都融入其中,让标准既科学又贴合全球轮胎轻量化、低滚阻、高寿命的一个发展需求 。
能够扛起国际标准制定的重任,源于公司对创新的极致追求。作为全球最大的胎圈钢丝生产企业之一,大业股份的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5%,全球接近20%,服务全球数百家大中型客户。此次牵头国际标准修订,正是公司技术实力与行业地位的集中体现,截至目前,大业股份累计主持参与国际、国家各类标准修订21项,持有专利授权259项。
山东大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窦衍君说,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这次我们牵头制定的胎圈钢丝国际标准,意味着中国制造的胎圈钢丝产品获得了更多的国际性认可,为走出去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优势,为全球轮胎行业升级提供了更多的中国方案。下一步,公司将引领胎圈钢丝行业往绿色可回收材料方向进行研究,为后续轮胎厂的可持续性发展贡献力量。
据介绍,该标准在为全球胎圈钢丝的生产、贸易提供统一技术依据的同时,大业股份也已启动“十五五”规划,计划到2030年实现总产能160万吨、销售收入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