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笔墨再现烽火岁月 丹青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潍坊晚报  日期:2025年09月03日

“每一笔勾勒,都是对先烈的深情缅怀;每一抹色彩,都是对历史的庄严铭记。”9月1日,在潍城区一家画室内,65岁的中国美协会员郭永年站在自己创作的抗战系列人物画前,指尖轻拂画面中栩栩如生的八路军战士,眼中满是崇敬。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他花费数月时间精心打磨抗战系列人物画,以八路军医护人员、铁道游击队、泸定桥上的小战士、抗战胜利欢呼场景等为核心题材,用传统水墨艺术再现烽火岁月,让红色记忆在笔墨间焕发时代光彩。

新作品定格经典瞬间,再现烽火岁月

9月1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位于潍城区胜利西街与和平路交叉口附近的郭永年画室,他刚创作完成的新作品《胜利的欢呼》首先映入眼帘。画面中,七名身着粗布军装的战士笑容热烈而真挚,有人高举红旗,有人紧握钢枪,有人昂首眺望远方。水墨晕染下的笑容里,既有胜利的狂喜,更藏着历经战火洗礼的沧桑。战士们身旁是缴获的日军头盔与军旗,不远处的高山巍峨矗立,为这一历史性时刻增添了厚重感。“抗战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这份喜悦发自肺腑、震撼人心。我想通过这幅画,定格战士们得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那种穿越时空的激动与欢呼。”郭永年说。

为还原历史场景,郭永年先后查阅了数十份历史资料,下载了上百张老照片,仔细揣摩人物的表情、神态与动作,创作过程每一步都精益求精。“你看,这握枪的姿势不能随便画,得符合当时步枪的重量和战士的作战习惯。”郭永年指着画中战士的手说,“还有这个笑容,得带着点疲惫,又透着一股劲。”
  郭永年的作品《铁道游击队》则将视角对准微山湖上的英雄儿女:碧波荡漾的湖水旁,芦苇随风轻摆,三名游击队员神态各异——一人叉腰站立,眼神锐利,仿佛在警惕地观察湖面动静;中间一人坐在船上,怀抱琵琶,手指停留在弦上,似乎刚弹完一曲,眉宇间满是豪迈风骨;另外一人正小心翼翼地擦拭机枪,动作轻柔,眼神中流露出对武器的珍视。画面没有描绘激烈的战斗场景,而是通过战斗间隙的鲜活瞬间,将游击队员的刚毅与生活的温情巧妙展现出来,让人仿佛能听到芦苇丛中的低语、琵琶声的悠扬以及战士们对和平的渴盼。

聚焦青春力量,笔墨致敬抗战英雄

抗战岁月里,无数年轻儿女投身革命,用青春与热血书写忠诚。为深切缅怀先烈,郭永年以“战火中的青春”为主题,创作了多幅感人至深的作品。
  在作品《卢沟晓月 忠魂守望》中,一名十六七岁的小战士身着整齐军装,身姿挺拔如松,一手持枪,双脚坚定地站在卢沟桥上,目光炯炯望向远方,尽显军人的威严与守护的决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无数像他这样的少年英雄挺身而出,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却用生命筑起了民族的防线。”郭永年说,为了让小战士的形象更真实,他专门研究了抗战时期八路军服装制式,并多次在不同光线下观察少年的面部特征,通过坚定的眼神、微抿的嘴角等细节,既展现出小战士的勇敢无畏,又保留了少年的几分稚气。
  在这幅作品旁,一幅描绘八路军女医护人员的画作,同样令人动容:临时救护所门前,两名女战士姿态轻松,似在短暂休憩。郭永年查阅资料发现,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医护人员多为年轻姑娘,她们既要在枪林弹雨中救死扶伤,又要躲避敌人轰炸,不少人牺牲在转运伤员的途中。为还原她们的形象,他特意弱化色彩,以浓淡不一的墨色展现军装的朴素,却用鲜艳的红色点染红十字标识。“这抹红,是生命的希望,更是她们医者仁心的象征。”郭永年说。
  此外,郭永年还以年轻小战士为题材,创作了纺线、做军鞋、学习等主题作品。

用画笔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郭永年是潍城区南关街道西南关社区人,受父辈影响,自幼便对书画产生浓厚兴趣,时常拿着树枝在地上涂画。读小学时,他将小人书中的画面“搬”上黑板报,栩栩如生的作品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中学毕业后,他响应号召到高密大牟家知青农场锻炼,因擅长书画承担起办小报的任务,刻版、油印样样精通,一年半的农场生活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上世纪80年代初,郭永年进入昌潍地区拖拉机厂工作,每逢休息日便泡在资料室里,钻研书中的插图技法。1982年,他调任厂党办负责宣传工作后,坚持利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绘画;2008年企业改制,他提前离岗经商,始终放不下儿时的绘画梦想。2016年至2017年,他前往中国画院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系统学习,画艺得以快速提升。
  “笔墨无声,精神永存。”郭永年说,创作抗战系列作品,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更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作为美术爱好者,用画笔讲述红色故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郭永年希望这些画作能让更多人铭记历史,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接下来,他打算继续创作抗战题材作品,将更多英雄群像定格在宣纸上;若有机会,还想举办红色题材展览,让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激励人心的力量。

责任编辑: 王朋 二审:周宗贤 三审:马勋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