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门店前干净整洁、纵横交错的“飞线”不见了、交通标识牌实现“多杆合一”……12月9日,市城管局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现场调研我市全要素示范路(街)建设情况,这是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场景。自2023年4月起,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管理全要素示范路(街)建设,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49条、65公里全要素示范路(街),以示范创建为引领,带动了全域城市道路管护水平提升。
福寿东街是城区的交通要道,沿途各类业态丰富。12月9日上午,记者从城区福寿东街与北海路交叉口向东看到,沿途处处干净整洁,沿街门店外立面焕然一新,店前铺装了彩色停车位,并设置了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各类车辆停放有序,给人以精致、舒适之感。
“以前门前自行车、电动车乱停乱放现象突出,一些‘飞线’也影响观瞻,现在这里成了示范街,门口这么整洁,我们也会自觉维护,按照门前‘五包’要求做好。”说起沿街道路面貌发生的变化,在福寿东街与北海路交叉口东侧经营门诊的范新芳有着直接感受。
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胜利街中队指导员徐子柱介绍,福寿东街示范街为北海路至富华路段,在创建过程中,他们将沿街道路作为改造重点,对商铺外立面脏污及“飞线”进行清理,并统一商铺牌匾及空调外机罩样式,对沿街停车场进行统一彩色铺装,新施划了专门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同步规范设置停车标识牌,让停车更有序。管理同步跟进,通过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调动商户的积极性,共同投入到示范街打造中来。
在全要素示范路(街)创建过程中,市城管局将其与城市更新、道路改造有机融合,实现市容品质脱胎换骨式提升。
坊子区凤凰街完成了“两块板”改造。在凤凰街与郑营路交叉口附近,寒冷的冬日里仍保留着亮眼的颜色,道路中央及两侧非机动车隔离带内,红叶石楠、冬青等绿化植物为道路增添了几分色彩与活力。
坊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洪鹏介绍,在全要素示范路(街)创建过程中,他们突出实用性和利民性,针对道路进行了“两块板”改造,由双向六车道变成了双向八车道;结合“疏绿透美”对两侧的行道树进行了“两树一穴”改造,在道路改造施工中新安装了高1.5米、宽2米的地下箱涵,他们还对空中“飞线”进行了集中处理,共处理弱电线路48根,大大提高了城区交通通行能力、排涝能力和净空能力。另外,结合创建标准,他们对临街立面、市容秩序进行了全方位整治,道路两侧视觉一体化效果明显提升。
在位于胜利东街与北海路交叉口西侧的星苑广场上,各类花木错落有致,搭配以健身器材和景观小品,附近居民来到这里或运动健身或娱乐闲聊,在冬日暖阳下享受悠闲时光。
这里原本是一片茂密的绿化带,在全要素示范路(街)创建过程中,被改造为一处可观可赏的口袋公园。沿途人行道进行了海绵化改造,并设置了多处景观花箱,为市容增色不少。
胜利东街北海路至文化路段是我市城管部门积极发挥社会力量,采取“政府+商户”模式动员沿街业户共同推进全要素示范路(街)建设的典型。创建过程中,奎文区积极引导企业、沿街商户、群众参与,银座商城、如家酒店、南胡住东合作社投入30余万元,对周边绿化、空调外机罩、立面美化进行改造提升,108家沿街店铺免费提供水电积极配合施工。通过凝聚更多共识和力量,奎文区城市管理全要素样板示范路(街)创建得到快速落实,也为城市管理全民参与、共治共享提供了遵循路径。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打造更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自2023年4月起,市城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管理全要素示范路(街)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完成49条、65公里全要素示范路(街)。
全要素示范路(街)建设明确了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管线设施、市容秩序和临街立(门)面6大领域、27项具体建设标准,细化了“多杆合一”、果皮箱摆放、死树枯枝修剪、疏绿透美、防盗窗拆除等工作要求。
市城管局执法指导科科长张健介绍,建设工作注重实事求是、突出特点特色,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经验:注重融合推进,与城市更新、道路改造有机融合,注重小微空间改造提升;发动社会力量,动员沿街业户共同推进全要素示范路建设,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转变工作理念,使用透水沥青、混凝土等改造停车场、沿街破损路面,节约了安装、维护支出,提升了整体形象效果;注重便民服务,充分听取市民意见,沿街绿地增加座椅等便民设施,路灯杆装配LED下探灯带并设置定位二维码,守护群众“脚下安全”,也方便市民反馈城市管理问题,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管”。
据了解,2025年,全市计划继续选取32条路段进行建设,对已建设完成的49条全要素示范路(街)组织开展“回头看”,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