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满城风景日日新——市住建局扎实推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来源:潍坊日报  日期:2024年11月20日

初冬时节,天朗气清。不论行走在大街小巷,还是徜徉在商圈、小区,随处可见潍坊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影响出行的未贯通道路打通了,一个个老旧小区“逆龄”蜕变,棚改居民“拎包入住”新房,一处处新的市场正拔地而起……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翻开今年的城建篇章,我市住建系统以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为目标,担当实干抓项目、惠民生、促发展,加力推进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铺就城市宜居幸福“底色”。
  沂山脚下、渤海之滨,一座幸福宜居的高品质之城正加速崛起。

城市品质持续进阶

关键词:贯通、更新
  改,是民生,也是新生。
  处于闹市之中的南下河市场,是潍坊市区的重要“菜篮子”,启用已逾二十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场每日客货量巨大,嘈杂的市场环境、拥堵的交通状况成为影响片区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我市决定将市场就近迁建。
  以更新促“更”新,这次机遇怎么抓?新址选在了奎文区胶济铁路南侧一处老旧工业园,在低能效土地充分利用的同时,市场功能也实现了蝶变升级——新市场设批发零售、办公、休闲、酒店公寓等功能区,计划打造一处一站式农产品流通服务平台,待三期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存储规模40多万吨、交易品类1000多个,成为省内最具影响力的农副产品流通集散基地和农副产品进出口的贸易中心之一。
  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工作,我市以“一张图”谋全局,印发《潍坊市城市更新行动规划》,统筹推进全市城市更新工作,使重点片区更新更加精准精细。截至目前,全市开复工城市更新项目140个,完成投资118亿元,相关经验做法被住建部采纳,可复制的“潍坊经验”正逐步走向全国。
  纵横交织的路网一头连接经济发展,一头连接千万民生。
  随着月河路健康西街至胜利西街路段正式通车,新建设的道路为双向八车道,还专门设置了非机动车道,不仅打通了道路“肠梗阻”,也搬走了周围居民心上的“闹心石”。说起这段道路从无到有、从通到畅的变化,住在附近正大家园小区的宋一鸣既是见证者也是受益人:“我们天天盼着道路拓宽,以前送孩子得绕行爱国路,如今骑电动车出家门,不用5分钟就能把孩子送到健康西街与月河路附近的健康街小学。”
  出城区向北,潍坊北站枢纽作用日渐凸显,车次密度越来越大,进出旅客越来越多。部分旅客反映潍坊北站周围车辆进出不畅,对出行体验造成了一定影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决定对高铁新片区道路进行优化提升,今年4月,禹王街与渤海路平交口改造率先启动,有效解决了禹王街部分方向间无法直接通行问题,极大提高了交通效率,分流了过境交通,进一步缓解了站南街的交通压力。
  “筋骨”强劲有力,“毛细血管”也需循环畅通。凤昌西街、熙湖名筑规划一路、中海锦园南北支路、昊天城东南规划支路……越织越密的微小支路,是城市路网畅通、交通高效运转的基础,也连接起市井烟火与喧闹繁华。
  着眼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民生福祉,我市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先后完成玉清街等5条未贯通道路、恒安街等22条主次干道建设,有效解决周边60多个小区、3万余户居民的出行难题,清平路跨铁路立交桥、大庄子学校、鸢飞路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市民出行更畅通、生活更便利。
  作为一座典型的北方缺水型城市,我市在城市更新、道路扩建等城市建设过程中,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韧性的重要方式。自2021年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我市按照“蓄渗优先、存量增效、智慧联调、水润鸢都”的总体思路,深入打好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攻坚战。截至今年,中心城区累计建成达标面积128.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海绵达标面积增至60%,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态红利”。
  改善民生、发展为民,是建设“人民城市”的应有之义。我市以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提质向新,以片区改造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城市活力进一步激发。

扎根潍坊居住无忧

关键词:保障、升级
  此心安处是吾乡。
  今年,刚刚毕业的小李住进了东鼎国际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像这样一套房子,市面上一年租金需要上万元,我申请的这套住房年租金自己只承担50%,减轻了很大负担。”说起搬入新居的喜悦,小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处保障性租赁住房,实现了小李扎根潍坊的“安居梦”。伴随着盛武裕苑小区996套安置房分配完毕,奎文区廿里堡街道武家经济专业合作社570余户居民顺利住进了回迁房。分房现场,居民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根据自己所选户型,按照登记、预选房、选房、登记确认等程序,相继选到了满意的新房,实现了一次性回迁安置,在欢声笑语中打开了幸福新生活的大门。
  棚改回迁安置是中央确定的15件民生实事之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大局。我市坚持民生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推动棚改居民逾期未回迁安置问题整改,今年已完成回迁安置项目10个,惠及群众1669户、5840人,剩余45个项目正在加紧推进中。为让更多来潍定居的新市民、青年人“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我市有序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筹集、住房补贴发放,目前已发放租赁补贴1845户、397万元,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4410套,住房保障底线进一步兜牢,让租住群体既能“租得上”也能“租得起”。
  从“忧居”走向“宜居”,还得“软硬兼施”。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我市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步伐,雨污分流改造、整修道路、施划停车位、建设停车棚,一个个设施老化、环境差的老旧小区,变成配套齐全、整洁有序的宜居家园,居民生活幸福感直线上升。全市229个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改造完成后将惠及2.2万户居民。
  领秀华城小区曾是一个高档花园式小区,建成近20年来,随着投用年限增长,设施老化、物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小区环境卫生差,汽车、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很多业主拒缴物业费,新旧物业公司与业委会之间矛盾重重。这些群众身边的点滴“关键小事”,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大事”。今年,在住建部门指导下,街道、社区立足小区实际,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搭建起以社区党委和小区党支部为中心的小区协商议事平台,完成新业委会换届选举、新物业选聘入驻,小区混乱局面彻底结束,开启了“社区+物业”管理模式的新时代,有效改善了小区居住环境,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看到同小区不少单元加装了电梯,高新区艺景嘉园小区居民陈红羡慕不已:“对于多层住户来说,加装电梯确实方便,提重物不用爬楼了,而且现在还有财政补贴。”如今,她随时关注加装电梯政策,积极动员邻居们参与。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民生工程。为支持居民加装电梯,今年,市住建局等6部门联合出台了《潍坊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细则》,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责任主体、实施程序、资金筹措、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中心城区加装电梯每部最高能享受15万元财政补贴,力争做到具备条件的住宅“能加则加、愿加快加”。
  住有所居,心有所安。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到“红色物业”铺开,再到老旧小区改造,一项项安居宜居之举构筑起牢固的梦想之基。

城市发展焕新提质

关键词:融合、特色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随着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对美丽城乡有了更多的期许。
  从一粒玉米的浸泡、破碎到发酵、提取,从初级加工到深度加工,到高附加值加工……走进我市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典型诸城市辛兴镇,一条由玉米串联起的玉米淀粉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条已经蓄势待发,一个50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强势崛起。不仅产业发展活力满满,当地城镇功能品质也日益完善,以省级县域次中心试点镇建设为契机,辛兴镇通过实施“镇域提升、环境整治、交通优化”三大工程,完成220千伏瑞俊输变电工程、共青团水库增容、明董高速、217省道、密州路连接线等重点工程建设。
  渤海之滨的昌邑市柳疃镇素有“丝绸之乡”的美誉,历史底蕴丰厚。在小城镇创建中,当地注重突出历史文化底蕴,对博物馆、侨史馆进行了整体提升,整合7家超纤企业抱团发展,建设柳疃工业园超纤产业园。同时,以融合创新为引擎,打造文旅产业新地标,进一步拓展了当地丝绸文化内涵。
  辛兴镇和柳疃镇是我市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中的典型。连接城乡的小城镇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我市统筹推进76个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277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完工项目20个,完成投资57.5亿元。
  城镇发展按下“快进键”,我市还下大力气推进农村生活条件改善。
  ——清洁取暖加快推进。今年争取省级改造资金135万元,农村地区1000户年度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通过深入开展“访民问暖”活动,现场实地查看农户42.6万户次,全面排查清洁取暖改造设施问题,切实把惠民实事办成群众满意的暖心工程。
  ——居住条件有力改善。印发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98万元,深入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低收入群体农房动态监测全覆盖。截至目前,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30户。深入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排查自建房615万栋,9003栋隐患房屋全部完成安全整治,省平台销号率100%,提前20天完成省定任务目标。
  一手抓项目建设、品质提升,一手抓住房保障、人居环境改善,一个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正逐渐成形。

政策支撑提振信心

关键词:支持、改善
  推送“白名单”项目86个,项目融资需求133亿元,为59个项目审批授信92亿元,发放贷款38亿元……致力于破解房地产项目融资难题,我市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为房地产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对接、满足合理的房地产融资需求,成为化解风险、修复市场预期的重要措施。
  这是今年4月份,我市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12条”的其中一项内容。根据国家、省有关工作部署,我市立足房地产市场发展新阶段和供求关系新变化,出台12条务实举措,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随着《关于进一步支持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市执行多年的“首套房”认定政策调整,对生育二孩及以上子女家庭及出售旧房再购新房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在支持居民改善住房需求、提升生活幸福指数的同时,也刺激了房地产市场活跃度。
  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政府拿出“真金白银”让利惠民,有力地支持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
  既要让房地产企业有市场,也要确保购房者得实惠。今年以来,一场场政府搭台、精准链接企业与住房消费市场的房展会,搭建起房企与购房者“双向奔赴”的平台,以“焕新之春·2024安家更好潍坊”春季房展会为例,持续三天的展会共发放1万张、总价值2亿元购房优惠券,促成交易560套,交易额达6亿元,各县市区接续开展的8场夏季房展活动参展企业达90家、项目136个,实现成交232套,成交额达2.3亿元。
  好房子让生活更美好。“内外兼修”的高品质住宅不断满足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今年5月,一场别开生面的高品质住宅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深入探讨交流高品质住宅开发的做法和经验。
  聚焦“让人民住上更好房子”目标,我市以建设高品质住宅为发力点,今年以来出台《潍坊市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确认办法(试行)》,并公布了全市首批12个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充分发挥试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加快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的需求。
  发展的同时也得守住底线。我市全面推行房地产“三全”集成服务,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组织开展2023年度开发企业信用评价,其中,AAA级企业31家,AA级企业24家,A级企业290家,B级企业12家,C级企业1家,按信用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
  一处处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一组组持续更新的民生数据、一张张惬意生活的幸福笑脸,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记录着城建铁军追赶超越的铿锵步伐……

责任编辑: 王朋 二审:周宗贤 三审:马勋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