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小说家
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
当天上午9时许,读书会正式开始。整场读书会,王威围绕“如何坚持文学创作、如何理解名著”两方面,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和创作经历,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小说的魅力所在,以及如何通过阅读提升文学素养,激发创作灵感。
王威首先以自己的中篇小说《雪夜》为例,向与会者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坚持创作,并从生活中的小事获得创作灵感。《雪夜》以在市场贩鱼的女主人公陈蔚蓝为主要叙述视角,讲述了一个以体力劳动为生的家庭的日常故事。《雪夜》风格较为传统,整体上呈现给读者的是朴拙现实之感。
主人公陈蔚蓝从何而来?《雪夜》的内核是什么?这些都来源于作者的一次市场买鱼经历和一次超市购物经历。
2022年,王威回到老家诸城的海鲜批发市场为母亲买鱼,偶遇一个卸水产的“虎女人”,女人的乐观向上、吃苦耐劳让人印象深刻。一天晚上,王威在超市遇到一个带小男孩的女人,因为儿子执意要玩具,女人劝说无果后暴怒,后在旁人“小心翼翼”的劝说下平静下来,展现了女性在生活中的隐忍。
上述两个经历提到的两个女人最后变成了《雪夜》中的陈蔚蓝,一个被家庭、生活抛弃的中年女人,想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光,却因责任心不得不挑起生活的担子。小说内核也由陈蔚蓝多次的内心独白中脱茧而出——向坚韧的女性力量致敬。
王威认为,一名优秀的小说家,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并非只会简单地描绘苦难,而是要深入探讨苦难背后的人性光辉和生命的力量,能让读者看到在生活的泥泞中,人们如何通过自我努力实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这种对生命深层次的理解和尊重,是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深刻探索。
阅读小说
是与作家“对话”的机会
王威表示,小说的诞生是个人所为,好小说更是一个绝对的心灵世界,是一个人的心灵景象。所以,在阅读小说的时候,读者其实是在跟作家对话,探索作家隐秘的世界,审视作家的三观,因为小说作为载体展现了作家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对生活的理解。
同与会者探讨如何理解名著时,王威以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雷蒙德·卡佛的《大教堂》与其他小说进行对比,分析阅读优秀小说对个人三观和创作水平提升、稳固的积极作用。《大教堂》写作风格极为冷静,故事背景简单,却不得不让人思考冷淡、普通背后的意义。而有的流行小说,故事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只能称得上是无意义的“回忆录”。
除了分享自己对文学的独到见解,王威还现场解答了与会者关于小说阅读和创作中的疑惑,鼓励大家多读书、多思考、多创作,用文字记录生活,抒发情感。在王威看来,一个人的不同年龄段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悟,所以当读到一本好书的时候,要学会在不同时期反复去读它,那样会收获更多。
文学爱好者邱先生在交流发言中向大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好的作品一定要接地气,《雪夜》我反复读过很多遍,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感悟,我称它是新时代的《人到中年》,在这篇小说里,还有我们潍坊独一无二的城市味道。”
“抒写最美家乡·悦享更好潍坊”潍有书香读书会由潍坊市文联、潍坊市作家协会主办,潍坊市图书馆等承办。自首期举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此次读书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也为潍坊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嘉宾简介:王威,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44届高研班学员,山东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潍坊市政协委员,潍坊市文联签约作家,就职于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
王威的作品见诸《山花》《中国作家》《长江文艺》《小说月报·原创版》《思南文学选刊》等期刊;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幸福的巧克力》,长篇小说《远处传来谁的歌声》《乐道院》,共发表出版300多万字。荣获山东省第五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时代文学》2014年度短篇小说奖,第二届万松浦文学奖,中国关工委“名家写关爱”荣誉奖,山东省作协《齐鲁文学作品年展》最佳作品奖等多种奖项。有作品入选山东省“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山东省委宣传部“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首批)、山东省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山东省作协首届精品打造工程等。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