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暑假怎么“嗨”?这里的孩子告诉你!
来源:潍坊新闻网  日期:2024年07月08日

7月5日,潍坊惟爱助残公益服务中心“星星家园”内,充满着比夏日阳光更炽热的温情与希望。来自潍坊市志愿服务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带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走进“星星家园”,为此处的残障儿童带来温暖与关怀,也在这里开启意义非凡的多彩暑假。

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走进“星星家园”

用心和残障儿童做朋友

7月5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在位于潍城区望留街道的潍坊惟爱助残公益服务中心“星星家园”庭院内,潍坊市志愿服务学院的学生志愿者早早来到这里。这些志愿者都是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国际教育系的学生,为更好地帮助“星星家园”的孩子们,他们决定这个暑假在此进行“七彩假期”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有的拿着精心挑选的书籍和玩具,有的与该校留学生志愿者忙着搬运爱心企业捐赠的爱心物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兴奋。

一幕幕温馨的画面映入记者眼帘,几名残障儿童在志愿者陪伴下,好奇地触摸着玩具,兴奋地尝试着新学的游戏,他们的笑容纯真无邪,一瞬间融化了周围人的心。

“第一次见面,孩子们的笑容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将是我今后坚持做志愿者的动力。”学生志愿者李美琳感慨地说,“这些孩子情况比较特殊,更加需要关爱,暑假期间我们一起来陪伴他们,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李美琳表示,她平时一直待在学校里,暑假期间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是一种不错的“度假”方式,不仅可以成为残障儿童的亲密朋友,还能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的意义。

志愿者与孩子们用吸管制作模型。

音乐与创意的碰撞

让他们很快乐

当天,志愿者还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共同感受非洲手鼓的魅力,音乐节奏响起,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孩子们的动作虽然略显笨拙,但他们的投入与专注,让每一个音符都充满生命力。随后,一首首英文歌曲在耳边响起,留学生志愿者耐心地教孩子们发音,虽然语言不同,但那份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让彼此的心紧紧相连。

学生志愿者闫仁芳告诉记者:“通过与孩子们一起玩耍,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那股乐观劲儿,即便学不会敲手鼓,他们也不轻易放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向他们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小吸管搭世界”活动充满创意与趣味。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利用吸管和胶水,搭建出形态各异的建筑模型。从简单的立方体到复杂的桥梁,每一次尝试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不仅学会了空间、形状、结构等概念,更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作为一名志愿者,能够让孩子们提高生活技能,学到一定的知识,我感到非常自豪。”学生志愿者王国文说。

志愿者与孩子们敲非洲手鼓。

坚持做志愿者

持续传递爱

“哥哥姐姐,你们来了,我们一起去练书法或者画画吧。”7月6日一早,志愿者刚到“星星家园”,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出来迎接。一整天时间,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踢毽子、打羽毛球、练书法、画画、做游戏,过得非常充实、开心。等到志愿者要离开时,孩子们纷纷围上前,询问下次见面的时间。

据了解,7月5日至7月31日,志愿者将在“星星家园”开展身心成长工程、舒心生活工程、环境美化工程、爱心资助工程的志愿服务实践,为孩子们带去温暖与关爱。

“希望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观。”潍坊惟爱助残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仪宁说,志愿者的到来,不仅为服务中心带来了活力,更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可能。

对于志愿者而言,这同样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在这里,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如何用心去理解和关爱他人。在陪伴孩子们的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感动、快乐和成长。王国文表示,这次经历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坚定了未来继续参与公益事业的决心。

“每一次参加志愿服务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李美琳说,她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伸出援手,用爱去温暖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