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石桥子镇刘家庄村盘活红色资源,建设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配套服务设施,打造集爱国教育、研学实践、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助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7月1日,记者在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看到,中国联通诸城分公司的30多名党员在陈列馆前,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初心使命,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馆内陈列着刘家庄抗日自卫战中,战士们用过的土枪、大刀、长矛、手雷,及战场缴获的日军战刀、饭盒、子弹等实物,展柜里陈列着革命老前辈的回忆录、文集、通信、照片,还有各级党史资料、档案馆证明等。
研学少年在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参观。
石桥子镇宣传统战委员勾卫杰说,近年来,石桥子镇坚持挖掘好、整理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红色文化引领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7年,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石桥子镇党委政府在刘家庄抗日自卫战的遗址上建设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还原了当年自卫战时的古城楼、古城墙、茅草房及人物雕像,并建设廉政文化基地、乡村记忆工程展示馆等。
研学少年在英雄广场向英雄雕塑致敬。
刘家庄社区党委书记、刘家庄网格党支部书记刘云忠介绍,刘家庄村不断加大文旅资源整合力度,将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游乐园、采摘园和农耕文化园连点串线,建成集乡村治理成效显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特色增收产业发展为内容的“一馆三园”。助力红色文化与产业经济有机融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休闲农业,打造出教学科研和劳动教育基地,实现文旅融合、产业共生发展。
研学少年体验磨豆子。
去年以来,刘家庄与北京一家公司对接合作,将村东20亩闲置土地打造成集爱国教育、研学实践、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新上无动力设施,建设可容纳500人就餐的食堂;将一所老学校改造成一处社会实践体验基地,孩子可以在这里了解风筝、剪纸、泥塑等非遗文化,体验木工制作等手工项目;将本村及周边村庄五谷杂粮等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销售;社区组建专业文旅运营团队负责营销和接待游客。共为村民提供30余个工作岗位,村集体经济有了增收新渠道。据统计,2023年以来,刘家庄已接待各地参观旅游团180多个,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
当天下午,潍坊市区一家研学机构负责人李祥熙来到这里,与刘家庄文旅运营人员对接暑假研学课程相关细节。“这里是进行红色教育、劳动体验、拓展训练、文学采风等夏令营活动的好地方。”他说。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接待能力,加强与王尽美烈士纪念馆、诸城市恐龙博物馆等单位协作,实行资源共享,丰富文旅线路,满足不同团体需求,提供多样化定制服务。”刘云忠说,他们对发展文旅产业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