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农民工体面就业 新市民安居乐业
来源:农民日报  日期:2024年01月12日

农民工体面就业新市民安居乐业

——山东潍坊市以“零工客栈+社区微业”提升就业服务能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农民工是我国最重要的就业群体之一,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不仅对稳就业大局、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更对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山东省潍坊市被确定为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试点市。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太福这样概括试点以来取得的成绩:“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创新打造就业帮扶、企业用工、创业培育、技能培训、智慧就业‘五大平台’,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全链条贯通。特别是聚焦农民工这一群体,创新打造‘零工客栈’‘社区微业’等服务平台,让来潍农民工能够体面就业、稳定增收,让在潍坊居住的新市民能够多元增收、安居乐业。”

“零工客栈”:把“最完善的服务”送给农民工

今年58岁的杜春海,是一名瓦工,进城打零工十多年,回忆起之前在马路边“蹲活”的经历,感慨颇多:“工厂很少招聘50岁以上的,只能到马路市场抢活干,时常三五天没活干。站马路边等活,夏天热、冬天冷。一有雇主来招人,你必须快速冲上去,才有希望被选中……”

变化发生于2021年9月,一处叫做“零工客栈”的农民工就业服务场所,在奎文区北苑街道建成使用。这座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客栈”,具备了完善的待工等活、技能提升、公共服务、生活配套、运营保障等功能,平价超市、便民餐厅、洗浴间等一应俱全,还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淋浴、理发等服务。

“我来到这儿登记后,立马领到了反光工作马甲和工作证,待工区有遮阳棚,不怕日晒雨淋,也安全。”杜春海说。

来自济宁市的农民工冯志接过话茬:“‘零工客栈’不仅吸引企业来这里挑工,还从网上给咱找活,没活时就组织培训。现在,俺每月干活的天数由原来的20天增加到25天以上,月收入能达到7000元左右。”

奎文区人社局局长吴茵政介绍,围绕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奎文区在辖区街道建立零工服务点8个,构成“一栈八点”服务矩阵,覆盖68个社区。工作人员线下全力“寻岗找活”,与120多个在建工程项目、42家物业公司、8家家政公司开展“订单供岗”合作,月提供用工机会1500人次以上;线上开发就业服务信息平台,用工双方线上签约,年服务零工26万人次。

一处“零工客栈”,就是一处为农民工提供最完善服务的平台。潍坊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李明介绍:“除了完善的就业服务,‘零工客栈’还重点围绕培训提升和权益保障等,为农民工提供多元服务,让农民工更高质量地就业。”

围绕培训提升,“零工客栈”针对农民工相对集中的技能需求,搭建“培训直通车”,举办零工技能大赛,2023年以来已组织家政服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等培训近2万人次。

围绕权益保障,潍坊一是成立零工客栈工会,制定劳务协议文本,指导用工双方签订,破解口头约定引发的维权难等问题;二是联合人寿保险在全国率先开发零工职业伤害保险,通过“政府补一块、社会捐一块、用工方出一块”,让零工无需缴费即可享受。

目前,潍坊市已经建成标准化“零工客栈”22处,在70个镇街、社区布局服务点,年服务零工380万人次,零工找活成功率达到90%以上,人均月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劳务纠纷量下降80%以上。同时,潍坊市制定全国首个《零工市场建设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入选“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地方创新事件”,山东在此召开了专题现场会。

“社区微业”:把“最幸福的事”送给新市民

走进潍城区南关街道仓南街社区的服务大厅,入口右侧第一间房就是社区创业项目之一的“城南味道”工作室。室内,3名女职工正在包饺子。

“之前在家照看老人、孩子,多年没工作了。现在能在家门口就业,孩子上学了,有点零散的时间,正好能到这里上班,两不耽误,一月也能挣两三千元。”女职工刘娜笑言。

仓南街社区地处潍坊城郊结合部,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相对聚集的社区。“社区有居民1.3万人,其中35%是外来务工人员,也就是现在说的‘新市民’。”社区党委书记张霞说,“对他们来说,能在家门口有活干,为家里多挣份钱,就是‘最幸福的事’。”

居民的需求,就是服务的方向。2022年以来,仓南街社区在人社部门的支持下推广“社区微业”就业服务,探索出“城南味道”面点坊、“针心针意”修补坊等项目6个,带动超20人在家门口创业或就业,人均月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在刘太福看来,让新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精准、便捷的就业服务,是推广“社区微业”的初衷所在:“坚定扛牢稳就业重大政治责任,通过‘社区微业’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就业需求。目前,已在全市195个社区开展试点,基本实现全覆盖,2023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26万人。”

潍坊为全面推广“社区微业”做法,已重点搭建起“三个平台”:

——“微就业”平台实现帮扶“精准化”。建立社区用工数据库,线上依托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不间断发布需求和岗位;线下依托社区小广场,定期组织供需见面会,打造“家门口”的就业集市;同时,精准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兜底解决大龄失业人员、低收入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微创业”平台打通创业“快车道”。盘活利用社区各类存量房屋资源,创新搭建集社区工厂、社区工坊和社区工友于一体的“社区三工”创业平台,既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又组织相同技能、相近需求的劳动者打造创业共同体,提供项目推介、创业辅导、政策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微培训”平台跑出就业“加速度”。一方面,创新打造“零星学堂”“社区夜校”“周末课堂”等培训载体,挖掘社区技艺传承、手工手造等技术能手资源,为居民传授实用型技能。另一方面,拓展线上培训,将潍坊职业培训网、“青桔创课”等线上培训资源引入到社区。

提升就业服务能力,潍坊永远在路上。“潍坊市设立1500万元专项资金,联合财政、城管等10多个部门,统筹提供工商注册、摆摊设点、权益保障等就业创业服务。开展‘一社区一品牌’创业行动,引导各地结合产业特色、地域特色大胆探索,已涌现出奎文区‘兴业金都’、临朐县‘非遗小院’等一批品牌项目。”潍坊市人社局副局长刘立新说。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