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潍坊迎新年再出发丨拼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来源:潍坊日报  日期:2024年01月04日

765·1拼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我市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再突破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2023年,从全市工作动员大会企业家坐“C位”,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再到正式实施《潍坊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七个加力突破”之一,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多措并举推进企业和群众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以实实在在的“硬招”,奋力拼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近日,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为企业负责人办理相关业务。

建章立制 健全完善顶层设计

一直以来,潍坊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瞄准市场痛点和短板,着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在省委、省政府对各市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潍坊连续两年获“一等”等次,特别是在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方面,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拼经济,本质上就是“拼环境”。之前,潍坊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法,但从根本上还缺少一部专门优化营商环境的法规。而《潍坊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填补了这一立法空白,标志着营商环境进入全面整体优化升级的新阶段,在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制定出台专门条例,一方面可以实现有法可依,把近年来我市改革创新、服务企业的好政策、好举措,统一上升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地方性法规,对于保障‘一号改革工程’落地见效、激发广大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向社会各界传递出了市委、市政府维护企业权益,服务企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增强了市场信心。”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条例》涵盖了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营商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对当前优化营商环境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化规范,同时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明确了一揽子制度性解决方案。

——确认巩固已有成果,如规定依托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建立政企沟通机制,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办理,深化大数据共享、平台应用等,助力建设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

——引领推动改革创新,如规定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监督平台,推行远程、移动等非现场行政检查监管方式,规定建立健全资本补充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等,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如规定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保障措施,简化惠企政策申报手续等,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以《条例》出台为新起点,我市正全力抓好学习宣传、协同推进、配套完善等工作,确保《条例》各项创新性举措切实落地落实,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良好环境。

协同破难 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

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强不强。

“我们选择潍坊,一个重要原因是潍坊优良的营商环境,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潍坊市荣誉市民、潍坊萨伯特精密转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米歇尔·罗本谈起当初落户潍坊,毫不掩饰对潍坊营商环境的赞誉。

“因业务经营需要,我想在德州老家新办一个科技公司,在这边咨询了一下情况,竟然就拿到了德州老家的营业执照,简直太方便了!”常住潍坊的曹先生给跨域营业执照申领业务办理打出了“满分”。

企业家们平实的言语,是对良好营商环境的生动表达。

2023年以来,潍坊把是否敢于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能否做到“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突出问题的有效解决来实现营商环境迭代升级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义,组织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四方问诊”活动,打造了一批集约化审批、智慧化服务的特色品牌,培育了一批创新性引领性的示范标杆。

深化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构建了“1+17+N”企业开办一体化服务体系,创新“一键生成”智能辅助系统获全省企业开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典型案例,企业开办登记实现当天申报当天办结;省内率先推行项目审批全流程“掌上办”,项目审批提速30%以上;1508项事项实现“零见面”审批,“无证明城市”建设深入推进,1.1万余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创新推出“潍坊质量贷”,在全省率先将企业获得质量、标准、品牌等荣誉纳入融资征信体系……

一项项创新举措,一个个实效政策,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迎风而长。

主动作为 厚植发展稳定“沃土”

法治既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营商环境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潍坊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努力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高质量发展厚植平安稳定“沃土”,以更高水平法治为更好潍坊建设保驾护航。

将打击锋芒对准涉企违法犯罪领域,组织开展“护航鸢企”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直接侵害企业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经济犯罪。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搭建起服务群众、化解纠纷、维护稳定的实战化平台。2023年以来,全市共化解矛盾纠纷9.48万起,调解成功率达97.6%。

为了加强对企业的法治服务,在为2.2万家企业选派1.2万名服务企业专员的基础上,我市又为全市中小微企业配备了法律顾问,帮助企业分析法律需求和法律风险。目前,全市2645名执业律师已走访企业两万余家,制作体检报告1.7万余份,排查化解纠纷3500余件。

强化“政策供给”,加大涉企政策合法性审核力度,对涉及新经济新产业、“双招双引”等决策事项,提前介入、集中会审、快审快结,确保了涉及数字经济、元宇宙、商贸流通等决策依法依规出台实施,助力新园区、新项目及时落地投产。审核清理“政策库”,梳理规范性文件146件、政策性文件343件,全面释放政策文件法治活力,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在深化重点改革上实现新提升,加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久前,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2024年营商环境工作提出要求。聚焦企业和群众所需所盼,我市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出更多创新探索,拿出更多硬招实招,为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好潍坊提供强有力支撑。

记者手记

优化营商环境,停不得慢不得等不得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一直被认为是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培育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潍坊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市场主体减负鼓劲,收到了显著效果。

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当前,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市场呈现空前复杂性,企业面临的环境不断变化。旧问题解决了,新的痛点、堵点、难点也会接连出现,优化营商环境的任务更加迫切,可以说“停不得慢不得等不得”。这就要求政策举措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迭代方式方法。比如善用换位思考,多站在企业和群众角度,多倾听企业和群众心声,从产业长远发展谋划实招、硬招,才能稳得住发展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做好2024年工作,需要全面把握发展的“时”与“势”,以营商环境之“优”,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充足的阳光雨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更加稳健有力。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