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潍坊高新”

扫—扫手机访问

村村有好戏丨“老三篇”接茬干,大伙过上了好日子!
来源:潍坊新闻网  日期:2023年12月25日

12月21日,昌乐县乔官镇常家庄村前的冬暖式蔬菜大棚里,叶绿果硕,生机勃勃。菜农常军生刚把一批西红柿送到村里的市场上交易,每公斤接近8元钱,让他乐开了花。“尖椒、西红柿和甜瓜,靠这‘老三篇’,大伙过上了好日子!”他高兴地对记者说。

村里的瓜菜交易市场一派忙碌景象。

常家庄村是远近有名的尖椒、西红柿和甜瓜种植专业村。村里60多岁的秦秀兰说:“30多年前,村里统一调整出土地,发展蔬菜种植业,我是第一批菜农。以前,收获后要跑到寿光去卖,后来村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也有了交易市场,家门口就能卖瓜菜了。”

“我们全村400多户,350户种大棚瓜菜,有100多个冬暖式蔬菜大棚,还有一部分拱棚。”村党支部书记常建业告诉记者,瓜菜产业是村里的支柱和富民产业,以此实现了村强民富。

村民在瓜菜交易市场忙碌。

瓜菜产业红红火火,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促进了人才振兴。常军生是“80后”,以前在县城干建筑,后来回村种大棚,成为青年菜农的代表。村民王爱明在外干工程,去年也回来和家人种了两个大棚。“我们村‘90后’菜农也有了,年轻人越来越多。我们都是‘棚二代’,接过父辈的担子,让产业后继有人。”王爱明说。

常家庄村“老三篇”产业和人才振兴的背后,是历届党支部的担当作为。担任村干部的秦秀兰向记者回忆道:“30多年前,当时的村党支部向先进地区学习,带领乡亲们规划建设了第一批冬暖式蔬菜大棚,后来的村党支部带领大伙不断改造旧棚,让效益越来越高了。”

菜农在讨论大棚瓜菜管理要领。

常建业对前任们充满敬意,他说,村里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是历届村党支部打的基础好,他们不但发展了村里的瓜菜产业,而且把村庄治理得井井有条。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常家庄村党支部在加快产业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出实招、办实事,他们领办合作社,提高产业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2022年以来,针对瓜菜交易市场设施陈旧、配套不全的情况,他们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展开大力度改造扩建,让交易市场焕发出崭新风采。记者在瓜菜交易市场内看到,原先的小板房变成了大型钢结构车间,整个院子和道路都完成了硬化,“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彻底成为历史。

“我们还要进行旧棚改造,提高‘老三篇’的质量和产量,让产业更有竞争力!”常建业这样规划未来。

责任编辑: 高凤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