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该施肥?什么时间该浇水?什么时间该放风?手机小程序上有答案。潍城区于河街道周家村种植智慧大棚,通过手机小程序远程遥控蔬菜种植,让农业种植变得更现代更便捷。
刘玉梅在察看五彩椒的生长情况。
11月1日清晨,于河街道周家村周边的田野里,一个个现代化的蔬菜大棚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大棚里一片生机盎然,五彩椒、西红柿等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吃过早饭,便一一出门向自家蔬菜大棚走去。
“我们家种着3个大棚,其中2个种着五彩椒,另一个种着网纹甜瓜,马上就进入采收期了。”44岁的村民刘玉梅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蔬菜大棚察看五彩椒的生长情况。
刘玉梅用手机操作,自动打开放风口。
“我们的蔬菜大棚已经实现了智能控制,运用传感器和手机APP进行高效和精准管理,能够将温度、土壤含水等情况准确测量、实时反馈,大棚内的灌溉、采光都可实时控制,仅浇灌一项就比原来节水三分之二,极大地降低了种植成本。”跟随刘玉梅走进她家的蔬菜大棚,棚内绿意盎然,几名工人正在垄间穿梭,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五彩椒采摘下来放到筐子里,随后称重、过秤、装车。
看着生长成熟的五彩椒,刘玉梅喜笑颜开。
科技赋能,让大棚种植丰产增收。“这茬五彩椒的销售形势十分好,价格也高,1公斤批发价就能卖到7元多,初步估算,这一茬能给我们带来20万元的收入。”刘玉梅说,他们的大棚蔬菜长得这么好,全靠24小时全天候“智能呵护”。
村民的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充满生机。
记者注意到,蔬菜大棚内各种高科技设备随处可见,放风设备、温湿度监测设备、轨道运输车等将整个大棚“全副武装”起来。
“五彩椒最适宜的温度是28℃,我在手机上进行了温度设置,只要超过28℃,智能设备就会自动打开放风口;反之,如果低于28℃,就关闭放风口。”说着,刘玉梅拿着手机给记者演示了起来。
村民种植的西红柿迎来大丰收。
产业发展是引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周家村积极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因地制宜,以科技助力,发展高效种植农业,通过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增加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我们村种植蔬菜大棚有2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地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蔬菜种植大棚,引导村民用数字化、智慧化、科技化种植蔬菜,让瓜果蔬菜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吴金刚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有116个蔬菜大棚,所有的大棚都安装了高清监控、大型恒温机、自动喷淋机等智能化设备,通过手机APP查看蔬菜长势,调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情况,实时进行喷灌、施肥,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蔬菜的长势、品质和产量,还让村民种植管理更加轻松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