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市民的热切期盼中,白浪河东风桥于11月1日6时顺利通车。位于中心城区的城市主干道东风街东西向通行恢复畅通,过往车辆不需要再绕路了。
当天早上,记者在现场看到,白浪河东风桥东西两侧的围挡设施已经全部拆除,过往车辆畅通无阻地从崭新的白浪河东风桥上驶过。不少市民怀着激动与兴奋的心情,早早地来到这里,见证潍坊城市交通史上这一历史性时刻。
白浪河东风桥旧桥早在2018年就被鉴定为D级不合格状态,已无法满足城区车辆通行需要。新建桥梁为28米+46米+28米的梁拱组合桥,桥梁横断面为4.2米人行道+44.6米主路+4.2米人行道,比旧桥宽10米。新桥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按照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相较旧桥有了质的飞跃。
目前由于人行道和桥梁附属设施施工还未完成,东风桥南北两侧需要预留出一定距离的施工作业面供后续施工使用,施工单位已经提前安装水马进行隔离。
通车后的白浪河东风桥,桥面宽度与东风街道路宽度基本一致,后续施工不会对正常的车辆通行产生太大影响。不过,由于施工作业面占用了一部分非机动车道,过往行人和骑车市民多少会有些不便。因此,提醒广大驾驶员,走东风桥时一定要减速慢行,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
得知东风桥通车,有不少市民“抢鲜”来体验。潍城区的张女士说,她家和工作单位都位于东风街旁,白浪河东风桥拆除重建期间,每天上班都需要提前出门,绕路上下班,而且路上交通比较拥堵,确实不方便。“日思夜盼着东风桥通车,终于等到了,今天忍不住提前出门先来体验体验。”张女士说,想到以后上下班不需要再绕行、不用再提前出门,幸福感满满。
市民刘先生特意驾车前来体验,一路畅通驶过东风桥,感觉“倍爽”。“潍坊市民等这座东风桥等了这么长时间,值了。”刘先生说。
白浪河东风桥通车意义重大,将有力缓解周边和平路、四平路、胜利街、福寿街等道路的交通压力,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顺畅,感受更好潍坊。
尽管白浪河东风桥已经通车,但距离最终完美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接下来,施工单位将一如既往地做好白浪河东风桥桥梁附属设施的收尾建设施工,为潍坊市民倾心打造新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留下新的城市记忆。
白浪河东风桥为梁拱组合桥,新桥主拱圈外形采用抛物线形、箱型截面,桥墩位置会设置景观桥塔,桥塔高于桥面16.8米,上部采用悬索造型。景观桥塔柱顶部设圆形景观球,寓意天圆地方。目前,几座桥塔正在全力建设中,未来等桥塔建好后,桥塔可以探出桥面约3米长,市民可以进入桥塔观赏河景、拍照留念,这里必将成为新的城市地标性建筑。
另外,白浪河东风桥的西南、东南、西北、东北四个方位将设置四头形态各异的象雕塑,分别对应老潍县县城的四座城门——安定门、朝阳门、迎恩门、望海门。四头象雕塑分别命名为安定象、朝阳象、迎恩象、望海象,既传承了古潍州的文化,又代表了潍坊的新气象。让这座新建桥梁不仅成为跨越河流的建筑,也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纽带。
◎相关链接
东风桥前世今生 “听听”七旬翁咋说的
11月1日,白浪河东风桥桥面顺利通车。当天早晨6时许,很多市民早早赶来,见证这一时刻。在白浪河东风桥西北角,76岁的韩玉华带着一幅有青龙桥字样的拓片照片前来见证东风桥通车,并给市民讲解东风桥的历史,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倾听。
韩玉华是土生土长的潍坊人,对东风桥有着深厚感情。他手里的照片,是东风桥前身“青龙桥”奠基石的拓片照片。韩玉华介绍,据《潍县志稿》记载,潍县县城朝阳门和东关庆成门之间跨白浪河的桥,始建于金大定六年(1166年),由僧人本敬筹款而建,极大地方便了当时的百姓出行。金泰和癸亥(1203年),僧人普济化缘修建石梁七虹,数十年后被冲垮,大德元年(1297年)重修石桥。
再后来,明代进士、潍县人陈调元在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在此地倡建了三十余孔的石桥,名叫“青龙桥”,韩玉华手中的拓片照片,就是当时“青龙桥”的字样。据韩玉华介绍,后来,“青龙桥”的桥石被拆除,挪到其他地方修建了新桥,潍县人在原“青龙桥”位置南侧立了一座木桥,为了避免汛期被冲毁,这座木桥是季节性存在的,每年端午节前拆除,中秋节后立起来。
韩玉华介绍,到了1934年,这个位置终于有了一座新桥——“朝阳桥”。这座桥长97米、宽6.6米,高12米,是潍县历史上第一座具有现代概念的城市桥梁,也是潍县开埠后第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因为这座桥的桥墩非常高,桥面距离水面足有四五人高,远远望去很壮观,所以当时的人都称这座桥为‘天桥’。”韩玉华说。
1948年,“朝阳桥”改名为“若飞桥”。1965年,“若飞桥”改名为“东风桥”。1972年,潍坊市对“东风桥”旧桥拆除,在原址启动新桥建设。1973年,双曲拱大桥——“东风桥”落成,桥名由张镜远题写。当年7月1日举行的通车典礼上,人山人海,非常壮观,这一幕至今深深刻印在韩玉华的脑海里。
1996年,“东风桥”拓宽改建通车。“东风桥”拓宽改建工程由潍坊亚星集团出资建设,在原17米宽的主桥两侧分别新建了两幅宽13米、长114米的副桥,桥面上方用两根不锈钢拱梁托起亚星集团球形标志,并被命名为“亚星桥”。
伴随着城市发展,“亚星桥”的承载力已无法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为了保证桥梁设施安全运行,提高桥梁的通行能力,我市于2023年3月启动对这座桥梁的拆除重建工程,新桥将建成梁拱组合桥,并被重新命名为东风桥,于11月1日顺利通车。
韩玉华说,时光流转,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他亲眼见证了这座桥几经变迁,它的每一次改变,都给潍坊这座城市和潍坊市民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也预示着潍坊发展得越来越好。
“今天,我现场见证了崭新的东风桥顺利通车,和大家讲讲这座桥的历史,内心非常喜悦和满足。希望东风桥能早一点全部建成,希望我们的家乡潍坊,乘着东风扶摇而上。我们都期待看到更好的东风桥,更好的潍坊。”韩玉华说。
分享至: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潍坊高新融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单位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鉴于本网发布的部分图文、视频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著作权人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单位将及时处理。(电话:0536-8056122)

潍坊高新APP
更多精彩!扫码下载了解